玉溪擘画国际物流枢纽新蓝图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地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结合部的玉溪,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先后被列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欧班列节点城市。就此,记者采访了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京泽,深入解读“三顶帽子”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及玉溪将如何抓住机遇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顶帽子”就是三大机遇
“这‘三顶帽子’对玉溪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国家对玉溪发展潜力的认可,更是我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契机。”李京泽表示,每一顶“帽子”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发展契机。
2023年8月,国家多部委将玉溪纳入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名单。“玉溪流通发展基础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以此为契机构建‘枢纽+通道+园区’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能在矿产品原材料、蔬菜、粮食等重要商品流通中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李京泽介绍,玉溪钢铁产业铁矿石原料来源广泛,进口铁矿石数量占全省30%以上,粗钢产能占全省近40%。同时,玉溪是“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生产和出口外销基地,2024年蔬菜生产量达343.33万吨,出口额达10.8亿元。这些产业基础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筑牢了根基,有助于推动玉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拓展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
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玉溪的又一重大机遇。“玉溪可凭借地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以及绿色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优势和大宗商贸物流发展优势,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李京泽表示,玉溪枢纽以研和片区和化念片区为核心,两个片区功能互补,预计到2027年,物流转运设施基本建设完成,货物吞吐量将超2000万吨,助力玉溪成为国际物流门户枢纽。
而作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玉溪能借助地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结合部、面向南亚东南亚双向开放等优势,构建高效的物流功能体系。以研和片区为核心建设节点城市,到2027年基本形成服务广泛的国际班列服务体系,加速玉溪及周边货物集聚,让玉溪商品更便捷地进入欧洲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多策发力 乘势而上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玉溪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玉溪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面对重大发展机遇,玉溪将立足实际,以服务云南、面向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发展定位,积极构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体系,让通道和物流‘活起来’,促进玉溪更高水平开放。”李京泽介绍,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抢抓发展机遇。
高位统筹,联动推进。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发改、商务、财政、工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全产业链发展专班,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节点城市建设,形成部门配合、市县协同、政企联动的良好氛围,进而构建玉溪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整合资源,促产融合。建立玉溪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枢纽功能、供应链业务、信息等,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加强与区域内及周边各类物流资源要素协调,推动玉溪物流向一体化、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使玉溪成为中欧、中老、中越货运班列集货城市和重要物流枢纽节点,成为内外联动、畅通南亚东南亚物流大通道的“主力军”。
谋划项目,补齐短板。深入了解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方向,准确把握政策机遇,重点在研和、化念两个片区,围绕干线运输、多式联运、粮食仓储等设施功能整合提升要求,开展海关监管、铁路专线、物流仓储、冷链中转等项目包装谋划。加强土地、资金、能源等各要素支撑保障,并主动汇报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引培并举,做强物流。以培育国家A级物流企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具有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物流企业、电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玉溪枢纽发展;建立企业联盟运营模式,支持骨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粮食物流、烟草物流、矿产品及制品物流等大宗商品物流,推进枢纽经济、通道经济蓬勃发展。
“这‘三顶帽子’就像是三把金钥匙,为玉溪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市场的大门,是玉溪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李京泽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玉溪将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