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诚信风尚 筑文明玉溪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玉溪市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实施细则》《玉溪市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以“树诚信风尚 筑文明玉溪”为主题,大力营造讲诚信、重承诺,尊道德、守法纪和“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市正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创建中,应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弘扬文明新风。
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诚信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应加强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使诚信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应在社会各领域进行诚信教育,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操守,增强从业者的诚信意识;应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诚信创建活动,把诚信文化建设落实到行业、企业、社区、单位和家庭;应深入开展以诚信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树立诚信道德典型,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诚信文化建设。
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离不开言传,需要经常讲。话不讲不清,理不讲不透。经常讲,就是要用百姓的话、用身边的事,让人们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耳濡目染中晓理明义。要经常讲好诚信故事,曝光那些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让人们明白诚信是文明社会的通行证,不讲诚信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只有经常讲,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大家才乐于听、听得进、听得懂,才能记得住,入耳入脑入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厚德端行。
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要践于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诚信建设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事事诚信,时时诚信,就能形成正确的导向,形成诚信和谐的社会文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