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活动16日启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老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深化多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以中老铁路通车为契机,玉溪日报社将联合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普洱日报社、西双版纳报社、普洱广播电视台、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等开展“南来北往六城记”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活动,深入解读铁路开通后带来的“云南机遇”。
由本报联合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三州(市)主流媒体共同策划的“南来北往六城记”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活动将于12月16日启动,深入解读铁路开通后带来的“云南机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深化多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以中老铁路通车为契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玉溪日报社、普洱日报社、西双版纳报社、普洱广播电视台、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等,积极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大势,以“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方式,创新融媒体传播手段,开展媒体互访、联动采访、联合直播、城市推介、产业推广等多个方面的联动合作,大力宣传中老铁路开通后带来的“云南机遇”、将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此次报道分为四城联合云直播、《六城记》融媒报道两个部分。云直播分为5天5场,包含中老铁路路线体验直播、沿着铁路看四城,主要聚焦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产业联动、特色优势、园区优势、生态发展优势等,展望依托中老铁路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六城记》分为昆明篇、玉溪篇、普洱篇、西双版纳篇以及昆明与万象、昆明与琅勃拉邦的城市观察,同步制作发布《六城记》短视频产品。
这是中老铁路沿线国内四城媒体首次深度联动,也是主流党媒顺应媒体融合大势的创新之举,更是主流党媒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融媒体报道,挖掘动力、释放潜力,助力推动扩大四州(市)内需,为国内大循环贡献媒体力量,奋力把党媒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具体举措。
中老铁路北起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全长1035公里。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是共建“一带一路”实打实的成就,是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典范,对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促进区域内国家互联互通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云南也将被赋予更多内涵,注入更多动能。
主流声音
普洱日报社副总编辑陈景锋:
“南来北往六城记”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活动是普洱日报社首次与多地媒体联合开展的大型直播融媒联动。中老铁路的开通不只拉近了普洱市与其他城市的距离,更增进中国与老挝的友谊。借此融媒联合报道契机,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直播认识普洱、看见普洱、体验普洱,对普洱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会带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西双版纳报社副总编辑岩温香:
西双版纳各族群众企盼已久的中老铁路终于开通了。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在调研中强调,要抢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做好充分准备,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抢抓中老铁路开通的历史机遇,依托“大交通”“大物流”优势,更好推动和促进西双版纳跨越发展?在即将启动的“南来北往六城记”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中,将为大家解读中老铁路开通后带来的“云南机遇”“西双版纳机遇”。我们将深入采访铁路沿线旅游、生态、农业、物流等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为政府、市场提供智力支持。
昆明日报社经济新闻中心总监付碧东:
中老铁路作为便捷的铁路骨干通道,将加速昆明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沿线人流、物流、商流、信息量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云南与周边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国家高质量发展,昆明也将进一步成为“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省会城市党报,我们将主动作为,报道好、宣传好中老铁路通车后带来的红利及深远影响。此次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活动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我们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三州(市)兄弟媒体联动,深入践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推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讲好六城故事,留下六城印记。
玉溪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徐凤祥:
中老铁路的开通,除为铁路沿线各州(市)开辟了连接东南亚的便捷通道,有利于各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外,还将极大推动昆玉同城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把沿线的昆明、玉溪、普洱和西双版纳连接得更紧密了。这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改变四州(市)群众出行方式、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必将深刻改变大家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期待通过这次大型融媒联合报道,充分解读中老铁路这条黄金路线带来的投资、消费、产业、改革、开放红利,我们能向兄弟州(市)和全省、全国人民讲好玉溪的故事,讲好“玉溪的精彩、精彩的玉溪”,也能让玉溪群众了解到兄弟州(市)更多的美景美食和建设发展。
(玉溪日报记者王剑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