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玉溪科技创新发展之变

发布时间:2021-02-19 来源:玉溪网

□  玉溪日报通讯员  张文海

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云南实现首针接种,玉溪市申报的“高含量新型天然除虫菊酯绿色农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云科玉溪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云科无量恒通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示名单,标志着玉溪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玉溪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04%,标志着玉溪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2020年,玉溪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学谋篇布局

努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我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靠合作挖潜力、凭服务增活力、用责任加压力,努力营造适合创业者创新创意创造的“生态环境”。

立足顶层设计,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玉溪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及一系列科技创新配套措施,争取省级层面出台《关于支持玉溪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优化了创建政策环境。

立足保障落实,签订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健全责任考核通报制度。争取省政府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引导资金2亿元,加大创建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拨付方式,建立相关科技后补助资金直接拨付项目单位模式,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立足思路创新,组织赴广东、江苏学习取经,举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发经费统计及后补助政策解读、专利质押融资等一系列培训,提升创建综合工作能力。

破解瓶颈制约

激活研发投入“一池春水”

我市紧扣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目标任务,统筹科技、财政、发改、工信、统计等多部门联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推动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扩大申报面,提高上报率。

以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及争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依托,加强“一对一”指导,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强化评估提升申报精准度,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玉溪研发经费投入20.2亿元,是2016年的3.5倍,年均增长52%,占全省研发经费的比重由4.4%提高到了9.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04%,比2016年的0.44%提高了0.6个百分点,首次突破1%并超过全省0.95%的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由第六位提高到第二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面从2016年的20%提高到2019年的38%。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增量增长速度、投入强度增加值及增幅在全省均排名第一,支撑了全市高素质创新主体成长涌现、高层次创新平台落地发力、高水平创新成果竞相绽放。

助力迭代转型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跃升

我市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制定《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方案》,对全市企业开展摸底调查,把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有核心技术、重视产品研发的高成长性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重点培育对象。

邀请省内相关专家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流程、申报材料组织、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及财务相关注意事项和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进行宣讲、答疑解惑。

出台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户给予20万元补助;对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先给予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对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每户给予5万元补助,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玉溪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户,比上年净增38户,居全省第二位。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36户,超额完成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企业预计产品销售收入471.29亿元,较上年增加148.1亿元,增长45.82%;预计上缴税费20.25亿元,较上年增加2.71亿元,增长15.45%,位居全省前列。

促进成果转化

释放支撑跨越发展效能

我市始终把加速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努力创新理念从“小科技”向“大科技”转变,创新主体从“小众”向“大众”转变,资源配置从“小投入”向“大投入”转变,推动了一批批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除虫菊生物农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项目,摘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疫情之下全年订单供不应求,这是南宝十三年坚守创新进取之道、深耕除虫菊产业链换来的市场认可。

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玉溪市组织申报的“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玉溪社会综合治理”等3个“百城百园”项目入选国家级盘子;7个项目被推荐为科技部“科技助力2020”重点专项,居全省之首;4个项目进入“2020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盘子;1个项目进入省级科技专项盘子;40余个项目进入“2021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征集盘子;2户企业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3户企业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众创平台申报省级众创空间。

汇聚创新资源

澎湃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我市立足企业主导、市场引导、政策支撑,构建产学研结合长效合作机制,不断点燃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火种。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5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9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2户,省级星创天地9户。

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4个,位列全省第三。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6户,位列全省第二。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71户。

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通海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首批创新型建设县。9个县(市、区)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红塔区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4个县(区)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玉溪科技之变,体现了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精神。玉溪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跑出了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