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轰鸣创新引擎 澎湃发展动力——玉溪科技创新综述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玉溪网

 

近年来,玉溪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线,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动能。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陶晓兰

科创能力不断增强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成功实现了包括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在内的6个品种7个品规疫苗产业化,奠定了玉溪生物疫苗产业基石。2019年12月31日,其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全球第二个生产该疫苗产品的企业。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保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R&D)投入快速增长,不断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卷烟及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创新型产业。

2018年,全市R&D投入达14.81亿元,较上年增长62.94%,增幅居滇中城市之首,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4.21个百分点。投入强度0.99%,较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2.75亿元,较上年增长58%,增速居全省前列。

截至2019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8户,总数居全省第2位。全市专利申请量2079件,专利授权量151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78件。专利授权量、有效量、万人拥有量均居全省第二,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三。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70%,位居全省第二。

2018年4月,经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批准,玉溪成为全国17个,其中西部3个,云南省唯一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彰显了玉溪敢为人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创新进取精神。

科创环境不断优化

玉溪擎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左帅介绍,自2015年企业成立以来,通过科技部门牵线搭桥,与河南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足谋顶层设计之局,开思路创新之篇,强保障支撑之举,造舆论导向之势,玉溪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创新驱动发展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加速度。2018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二。

制定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实现2020年R&D经费投入占GDP2.5%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文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玉溪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从破解研发投入难题,突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瓶颈,打通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到积极搭建和提升创新平台,拓展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空间,玉溪全力聚焦补齐创新短板,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从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到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到通过“一站式”惠民平台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玉溪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和创新环境。

科创载体不断提升

作为玉溪首个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高层次创新平台支撑,完成了“云南野生食用菌风味物质提取及运用”等课题研究,突破超临界萃取等7项核心技术,实现12项科技成果转化,申报10项发明专利,授权28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开发16款“高原彩”系列新产品,成为中国新一代调味料领跑者。

玉溪立足企业主导、市场引导、政策支撑,加快多层级创新载体建设,构建产学研结合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不断点燃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火种,持续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5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9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截至2019年底,全市获认定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孵化器入驻企业70户,实现了省级孵化器认定零突破。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众创空间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0户,带动就业人数2023人。

截至2019年底,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8户,位列全省第二。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71户。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2户,省级星创天地9户。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4个,位列全省第三。

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通海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首批创新型建设县。全市9个县(市、区)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红塔区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4个县(区)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科创资源不断聚集

坐落于玉溪庄园内的玉溪市烟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聚集包括9名博士、9名硕士在内的20人科研团队。这当中有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云南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玉溪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拥有“蚜茧蜂防治蚜虫”“生物炭土壤保育”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使其成为我国唯一在国际烟草舞台发声的地市级科研机构。

立足服务和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玉溪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海纳百川招才引智,聚集创新资源,澎湃发展动力,有力推动了一批产业创新发展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玉溪依托东南大学和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了招才引智合作平台;依托中科院昆明分院构建了与全国中科院系统协作创新平台;依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构建了全国科技信息对接交流平台。

坚持选拔培养与引才聚智相结合,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金字塔”。截至2019年底,全市选送出国培训人员19人,选拔培养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160人、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创新人才36人,培育云南省创新团队4个。全市229个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吸纳科技创新研发人才4176名。

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支撑,不断加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创新引导投入力度。2018年,争取省政府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导资金2亿元。2019年,争取各类科技专项资金5122万元,拨付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研发经费投入等后补助资金超过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