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如何激发创新裂变(上)
不久前,在玉溪市与玉溪师范学院携手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接会上,首批10户单位和企业与13位博士和博士研究团队达成协议,校、政、企三方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文化传承与创意等多个领域展开科研创新合作。
市科技局局长李世华认为,首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是玉溪立足盘活本土创新资源,促进校政合作,推动校企对接,携手共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人才、科研与产业、经济双向交流平台,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的新步伐。
那么,在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大学、企业有着怎样的资源优势呢?
大学——知识之源
创新人才最好的栖息地
安镇宙是一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在玉溪师范学院这块创新人才的栖息地上从教十九年的他,现已成长为玉溪市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电子商务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专家,由他领衔的创新团队在产教融合中参与了玉溪多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其兼任董事的云南玉溪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开了玉溪网络安全领域发展先河。
他所就职的玉溪师范学院,历经40年风雨发展,成为一所以师范专业为基础,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高校。学院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教职员工近80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0%,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4%,博士学历占比14%。培养出了5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云岭文化名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4名市级学术带头人以及8个科研创新团队,是玉溪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最大基地、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聚集高地。
学院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4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累计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1038个,10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专利授权40余项,成了玉溪高层次科研平台的聚集地。
来自大学的知识和思想,为创新注入了探索的动力。
企业——资本之源
创新成果的最好放大器
成立于2006年的玉溪祥馨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玉溪优势特色中药材种苗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中医药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依托院校科研项目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2亩石斛种植基地起步,建立中药材野生资源保存基地,累计筛选出20余个产业化品种推广种植,在市内外建成2100亩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示范和产业化基地,形成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的经营规模。
在资本与科研创新的结合中,企业的科创基础和能力不断夯实、提升。玉溪企业建成了包括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50余个各类科研创新平台。94户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356户企业入列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玉溪企业累计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83项,制定标准150项,荣获省、市级科技创新奖项235项。
在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结合中,企业科创成果转化提速,竞争力提升。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第二个生产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的企业,玉溪中国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烟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创烟草包衣种子和蚜茧蜂生物防控技术覆盖全国,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研发的普洱茶膏产品成为太空饮品,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和百合花种球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
在资本与产业创新发展的结合中,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玉溪企业创建了全国知名的卷烟及配套产业基地、西南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云南重要的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乃至打造出国际领先的疫苗产业化基地、全球知名的LED衬底片研发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冰片生产基地和芦荟原料研发生产基地……
来自企业的资本,为创新插上腾飞的双翼。
政府——政策之源
创新舞台的最好搭建者
随着《玉溪市重点实验室及行业技术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在政策引导和支撑下,玉溪师范学院先后建立了玉溪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玉溪市土壤资源分析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玉溪市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重点实验室。三大科研创新平台聚集57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湖泊生态保护与治理、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濒危少数民族语言采录标注及保存展开课题研究,同时培养出了包括中国“西部之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玉溪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等一批优秀创新型人才。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玉溪正围绕“六个走在前列”和推进“两型三化”、打好“三张牌”要求,紧扣“5577”总体思路和“四带多园”布局,聚集创新资源,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构建迭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12年,玉溪高新区晋级国家高新区行列;2014年,玉溪入列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15年,云南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级认定;2016年,玉溪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2017年,红塔区、通海县和易门县入列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8年,玉溪入列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通海县入列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确立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文化旅游、信息、现代物流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推进生产服务专业化、流通服务信息化、社会服务多元化、居民服务品质化,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绘就“12310”发展蓝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万企上云”行动,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
来自政府的政策,为创新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价值的机会。(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