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科技创新跨越发展迈上新台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聚焦夯实基础、强化支撑,提升能力、增强实力,着力营造良好创新发展新生态,全市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5年来,全市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引进成效明显。截至2017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467户,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5个以及专家、项目、文献等6个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数量居全省第二。培养引进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等科技创新人才192人,4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团队。
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七大工程”,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启动实施创新驱动争先创优两年行动,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制定实施了包括《玉溪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玉溪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国家、省、市关联配套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全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截至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授权量1003件、有效量807件,位居全省第二位。我市入列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易门县入列云南省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组织申报并扎实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2项。组织开展“中国院士玉溪行”、中国玉溪科教创新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科技入滇”等平台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拓宽科技创新合作开放领域,全市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升。
截至2017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近13%。红塔、易门、研和工业园区入列省级高新区,“云南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认定,红塔区、通海县、易门县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海蔬菜、花卉农业科技园区入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全省领先,全市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玉溪日报记者 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