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我市扎实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工作

发布时间:2018-01-02 来源:玉溪网

随着市级和9县区陆续完成派驻纪检组编制划转、干部配备等工作,我市实现了市、县区两级派驻监督全覆盖,将监督范围从改革前的582家扩大到改革后的744家,市管的县处级单位和县区管的科级单位全部纳入监督范围。

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对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改革工作的要求,我市迅速行动,对标看齐,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市、县区纪委向市、县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方案,全面启动派驻机构改革各项工作。

据悉,我市按照全面派驻、分类设置、职能明确、权重一致的原则,改革完善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增强派驻机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使市、县区党和国家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我们在做好市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的同时,采取‘一对一’方式,由市纪委常委按照分工对县区派驻机构改革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并进行跟踪,确保市、县区纪委派驻机构改革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到位。”市纪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纯律介绍,我市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关联性,采取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两种形式,对系统规模大、直属单位多、监督对象多的部门单独设置派驻机构,对业务相近、相关或者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的部门综合设置派驻机构。目前市、县区两级派驻机构从改革前的99个变为改革后的138个,其中,市纪委设立25个派驻纪检组(单独派驻7个,综合派驻18个)、2个派出纪工委;9县区纪委设立102个派驻纪检组(单独派驻32个,综合派驻70个)、9个派出纪工委。全市派驻机构编制从改革前的244名变为改革后的450名,其中,市级核编137名、9县区核编313名。机构、编制、人员陆续到位,实现了向市、县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全覆盖。

“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工作能否取得好效果,关键取决于选好配优配强纪检组干部。”施纯律介绍,我市采取内涵式挖潜的办法,从各有关单位划转编制,并通过严格的人选考察,把政治过硬、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优秀干部选任到派驻纪检组和纪工委岗位上来。

2017年12月18日,红塔区、江川区、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分别印发《关于加强县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12月19日,9县区编制划转方案陆续上报县区委常委会。12月26日,9县区编制已全部到位,正调动人员……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和部署,各县区纷纷结合工作实际有序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工作进展情况向市纪委一日一报。

“确保派驻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得益于市、县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施纯律说,根据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我市市、县区两级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年内完成改革任务这个总目标,充分发挥主责作用,市委把改革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从方案起草、审核、报批环节抓起,市委主要领导先后5次对纪检体制改革工作作出批示,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审议改革方案。编办、组织部门大力支持配合,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派驻机构的工作实质上是派出纪工委、纪检组工作的延伸,是纪委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驻的优势体现在通过近距离、日常式的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及时发现问题,实现抓早抓小。”施纯律说。

“改革前,有的纪检干部认识不到位,监督的底气、勇气明显不足,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孟凡兵表示,推动派驻机构全覆盖,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制度创新,把“同级监督”变为“上级监督”,把“派”的权威与“驻”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派驻“探头”“前哨”的监督作用,全面提升党内监督实效。(玉溪日报通讯员 杨红 记者 李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