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发布时间:2017-09-28 来源:玉溪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的部署,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政策,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从政环境目标,认真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工作,为玉溪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树好导向,形成干事氛围

我市抓牢选人用人导向这个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认真贯彻新时期好干部“20字”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结合玉溪实际鲜明地树立选人用人“三个导向”,干部队伍展现新风貌。

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我市在日常干部调整配备和县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对干部“德”的表现进行专项测评,并把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内容贯穿到干部考察、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各个环节,对德反映不好的干部不列为提拔对象,对德考核不过关的不列为考察人选。

树立“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我市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认真贯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努力考准考实领导干部的政绩,严格落实《关于玉溪市党政机关“敬业有功、怠业必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选拔能吃苦、肯吃亏、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式干部,选拔政治强有本事、改革开放有实招、招商引资有实绩、产业发展有办法、环境保护敢碰硬、依法行政有底气、建设园区有招数、生态建设有激情、民生工作当先锋、敢于担当不畏难的干部,强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实干为荣、空谈为耻”的良好氛围。

树立“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我市先后出台《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意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在选拔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时,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硬杠杠”。目前,县区“四套”班子中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占80%以上。在去年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42名村干部、10名事业编人员通过分类比选的方式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基层干部选拔工作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肯定。

执行规定,从严选拔干部

我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规定,在干部选拔中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从严选拔任用干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重视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我市把《干部任用条例》《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云南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守则》等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校教育培训,同时,举办干部工作专题培训班,编印政策法规小册子,开展知识测试等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的知晓率。

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流程。我市严格遵循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5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流程,加强流程控制及内部监督,编制了《玉溪市干部工作业务操作规程》《市管干部民主推荐、考察、任免工作综合流程》,规范干部选任流程和基础工作,增强干部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操作性。

盯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键环节。我市制定印发《玉溪市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实施意见》和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推荐、考察、纪实等干部政策“一个意见及七个办法”,坚持先定规矩、后议人选,用好集体“多双眼睛”,防止随意性和个人说了算。

改进干部选拔方式。建立市委全委会推荐提名重要干部、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票决等制度,实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无记名票决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两书一表”监督、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市委组织部派员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等制度。

加强研判,提高班子配备精准度

我市始终坚持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出发,从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岗位需求方面选用干部。

加强日常了解。通过工作考核、民主生活会、个别听取意见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建立领导干部履职用权联检联审和日常了解信息沟通协作机制,及时收集整理纪检监察、巡察、公安、检察、审判、审计、信访等执纪执法监督方面信息和网络舆情反映的干部有关情况,掌握干部的“活情况”。

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制定《县(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玉溪市新任市管领导干部回访考察制度(试行)》等一批制度文件,坚持定期对县区班子、市直单位班子的职能职责、结构情况、运行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经常性分析研判,努力做到知事识人、以事择人、用其所长、人岗相适。

建立领导班子配备结构模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领导班子结构、功能和成员职位、职责进行分析研判,建立模块,形成具有直观性、评价性、预警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领导班子结构配备图表,提出评估意见、改进建议,着力破解班子结构不够合理、干部信息碎片化、选人用人视野不宽等问题,为选人用人提供决策参考,提高班子配备精准化水平。领导班子配备结构模型工作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肯定。

重视培养,优化队伍结构

我市十分重视干部培养选拔,注重岗位需求,突出人岗相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联动换届选好配强班子,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做好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我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超前谋划准备,精准落实政策,改进民主推荐和考察办法,严肃换届纪律,强化督促检查指导,圆满完成了9个县区、50个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和县区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市委、县区委批复人选全部顺利当选。

加大以年轻干部为重点的“四类”干部培养力度。全市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均按要求配备,领导班子在年龄、专业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结构不断优化。今年1月县区新一届班子完成换届后,42岁以下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18.9%、21.9%、21.9%、25.4%。进一步统筹“四类”干部培养,从科员和科级干部抓起,计划用3到5年时间,再培养掌握100名年轻干部、100名党外干部、100名女干部、100名少数民族干部好苗子。

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坚持交流与培养使用相结合,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对长期在同一职位、同一领导班子任职的干部进行交流,推动干部跨县区、跨部门交流,丰富阅历、增长才干。2014年以来,320余名县处级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

调整充实市管后备干部队伍。2015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推荐人选、专题调研、分析研判、征求廉政意见、市委书记专题会审定等步骤,调整充实了市管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培养和选拔干部,领导班子在年龄、专业和任职经历等方面搭配不断优化。

建章立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我市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构建干事创业从政环境。

强化宏观管理。市委制定出台了《中共玉溪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16―2020年玉溪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从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从实管理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作风改进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未来五年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和构架。

探索建立干部容错免责机制。在澄江县开展建立干部容错免责机制试点,随后在全市推广,明确干部容错免责机制运行原则、申请免予追责条件、认定免予追责程序、容错免责机制结果运用情形、容错免责机制保障措施等,为想干事、能干事,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营造了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干事创业环境,引起新华社、云南通讯、云南组工信息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开列“为官不为”问题清单,开展“六个严禁”“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制定与干部进行经常性、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出台稳定乡镇干部队伍落实有关待遇的意见,积极营造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