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易门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找准发力点,着力做好学位供给和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扩容增位,破解“急难愁盼”暖民心。想方设法增加学位供给。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投资1808万元改造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60个;投资2.58亿元实施易门一中改扩建(一期)项目,新增高中学位600个。及时整合方屯中学资源,将龙泉小学六年级学生整体划转到方屯中学就读,腾挪龙泉小学405个学位,有效缓解城区招生压力。按照居住地就近就便入学原则,科学合理划定中小学、幼儿园招生范围,适龄儿童少年实现100%划片入学。按照“放管服”工作原则,简化流动人口转学手续,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保障;实施“阳光分班”,严格控制班额设置,彻底消除了“大班额”。
深耕细作,提质增效惠民生。持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快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兴易教学名师”计划,推进“1235”教师素养提升工程,评选认定县级学科带头人58人,推荐22人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27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评选,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推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制定了一系列“双减”“课后服务”“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等制度,完善管理措施,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部门联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全年共组织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4次,参赛人员3870余人次;高效完成2023年易门县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工作机制,协同社会力量,强化体育人才培养,体教融合工作走深走实。全面实施集团化办学,按学段组建了6个教育集团,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入研究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评价体系,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聚焦“严、苦、细、实”教学管理,构建分级负责的县、乡、村三级科研网络,强化过程督促检查,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玉溪日报通讯员 刘珊珊 郑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