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

易门抓好秋冬农业开发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12-18 来源:玉溪网

在全市精准脱贫百日攻坚战关键时期,易门县把秋冬农业开发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的重要措施,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精心部署,保障了秋冬农业开发及农业扶贫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17万余亩秋冬农业开发。

易门县农业局及各乡镇(街道)严格执行“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及时兴起秋冬农业生产热潮。农业系统于9月底召开全县秋冬小春生产工作会,及时分解、安排、落实计划,要求各责任单位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贫困户脱贫”目标,大力普及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秋冬粮、油、菜的种植质量和水平。

易门县财政已安排冬季农业开发资金230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农民科技培训等。

该县抢抓节令,在实现快收快种、应种尽种的同时,优化区域布局。在干热河谷地区重点发展洋葱、西葫芦、早玉米、马铃薯和番茄等冬季蔬菜,高海拔山区发展菜豌豆、生物药材和油料等。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新型农业机具,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促进小春快种快收,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引导土地规范流转,探索建立种植大户代耕、复耕撂荒土地制度,发展多种经营,稳定小春播种面积。

该县着力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突出农业产业扶贫,采取“抓两头、带中间,近抓粮烟蔬、远抓果禽畜”的思路,在贫困村组安排一定规模的小春生产示范项目和农民技术培训,集中力量抓好高原特色产业的培育,整合扶贫政策、项目资源和资金,支持和鼓励贫困家庭发展多种经营,助力农业生产,推进精准扶贫。在铜厂乡、六街街道及十街老吾、大村实施的产业扶持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年内全面完工。以贫困村为重点,举办菜豌豆、早蚕豆、萝卜、马铃薯、食用玫瑰等特色农业示范样板20片,辐射带动全县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整体提高。

与此同时,易门县全力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石漠化治理、水毁修复等项目,不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扎实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落实好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土地休耕补贴等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激励效应,进一步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

强化示范培训,做好科技服务。该县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宣传好、落实好各项政策,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广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以适应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经济发展需要,做到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全县农业系统举办秋冬各类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班10余期,发放秋冬农业生产技术资料2万多份,在贫困村开展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已全面完成,做到了全覆盖。

截至11月底,全县已播种面积17万余亩,其中秋冬蔬菜播种7.3万亩,以秋冬蔬菜开发为重点的小春生产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新增菜豌豆1万亩、早蚕豆(含青皮蚕豆)4000亩、萝卜1200亩、白花400亩,洋葱、番茄、西葫芦等冬早蔬菜1500亩,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玉溪日报记者 崔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