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

易门罗台旧特大暴雨灾害抢险救灾纪实

发布时间:2017-07-31 来源:玉溪网

6月19日20时至6月20日8时,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易门,特别是浦贝乡、龙泉街道办出现强降雨天气,龙泉降雨量为151.9毫米,浦贝213.5毫米(其中苗茂251.8毫米,罗台旧180.1毫米),为易门县境内有历史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降雨造成全县五个乡镇(街道),25个村(社区)177个村民小组受灾,其中浦贝乡的浦贝社区,苗茂村委会罗台旧村委会河和龙泉街道办事处江口社区冷水箐村灾情较严重,受灾人口24634人,紧急转移受灾人员288人,倒塌房屋6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3019亩,死亡大牲畜62头,公路损毁11045米,供电中断6条,损坏堤防8处,灌溉设施61处,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301.1万元。灾害发生后,易门及时启动了应急救援工作,立即派出救灾工作组察看灾情,为受灾群众解难。目前,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有序。

“我们的村子处于低洼地段,雨又很大,一时间四面的洪水都涌向了村子,村里的排水河道都排不退,河道周边的农田就被淹了”。7月28日,记者来到罗台旧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田永超告诉记者。易门县此次“6.19”特大暴雨,导致罗台旧村委会523户1569人受灾,幸无人员伤亡。19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26.1亩,成灾面积695.4亩,绝收面积325.9亩,猪死亡5头,家禽死亡1800余只,浦红路多处被泥石流阻断,龙潭路路基坍塌,罗赵路、射皮路多处塌方,供电中断1条次,沟渠损坏1584米,水毁田地80余亩,红石岩、罗台旧、赵普三个村民小组饮水管道损坏7100米。据勘察,“6.19”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泥沙被冲刷流失形成泥石流,顺红石岩、大黑山沟汇集经过浦贝矿业公司2#排洪主隧道汇集流到罗台旧河;同时,杨梅树、赵普两条支沟在此次特大暴雨中也形成泥石流汇聚流进罗台旧河,造成罗台旧河河床抬升,大量泥沙涌入农田。

灾害发生后,浦贝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洪抢险,从6月20日凌晨一点到四点,抢通了从浦贝到苗茂的道路。“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我们组织二十多人,连夜徒步进村抢险救灾,当晚就转移群众二十多人。”浦贝乡乡长李晓荣告诉记者,由于苗茂至罗台旧道路多处塌方中断,在无法及时抢通、电力中断的情况下,6月20日凌晨1点左右,县政府组织乡、村、组三级干部20余人组成工作组,连夜深入罗台旧各组,察看受灾情况,组织紧急撤离,对周边农户、危房户、老弱病残户、留守户等逐户敲门叫人,安排撤离至公房,保证了群众的安全。6月24日,救灾物资发放到户到人,共对罗台旧村63户157人受灾群众发放大米、食用油、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并对受灾较为严重的5户18人进行了慰问。协调保险公司对受灾的农作物现场确认审核,申报农作物理赔2246亩,免费发放农药410袋、化肥6.15吨,对410亩受灾作物进行了技术补救。免费发放补植补种玉米种子1.36吨,现已补种650亩。“政府给我们送来了米、油、钱,现在生产生活都很正常。“罗台旧村村民李保红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屋是全村唯一被泥沙掩埋的,现在被临时安置在村里的公房里面住,下一步希望政府能帮助重建家园。

“从6月19日灾情发生后,我们一直没有松懈,始终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易门县政府副县长赵兴堂介绍。强降雨天气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县防汛办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浦贝乡察看灾情,立即启动县、乡、村三级响应机制,迅速组织水利、公安、消防、住建、交通、农业、国土、供电等部门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疏散危险区域群众,并撤离到安全地带,抢修损毁道路和电力、通讯设施,确保抢险应急通道畅通。并及时安排了第一批抢险救援资金180万元,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抓好防汛防灾救灾工作,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灾后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加强对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库坝河堤的检查和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24小时重点监控,密切注意险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处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了受灾群众零伤亡、生产生活有保障。

目前,在县、乡、村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工作以及相关行业和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参与下,全县灾区水、电、路、通讯设施已基本恢复正常,灾区群众临时救济和救灾物资已逐户发放到位,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易门正在组织开展受灾群众民房重建、河道治理、农田恢复的评估论证和规划建设工作。(玉溪日报记者 宋礼春 沈阳 汤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