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正值柑桔谢花坐果之际。记者走在易门县十街乡橙冠庄园,柑桔树枝头剩余的星星点点白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蓝顶养殖房、青瓦休闲区掩映在上千亩深绿之中。
记者与庄园主刘伟穿行于树丛间,边查看柑桔谢花坐果的情况,边交流庄园的建设与发展。从中不仅看到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和种苗培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展现在眼前,更体会到一个庄园的兴起,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
2012年,刘伟走出华宁县,在易门县注册成立了易门橙冠柑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林权流转,获得了十街乡5000亩荒山32年的经营权。开山改地,架线铺管,迈出了异地发展产业,建设柑桔庄园的第一步。
4年过去了,刘伟投资2400多万元种下了1600亩柑桔,建成了20亩柑桔种苗基地,正准备着手实施二期开发。“去年有200亩开始试果了,有400多吨的产量。”刘伟说,“到2018年,全部5000亩面积开发完,到盛果期按每亩7500元算,年产值少说也有3000万元以上。”
“这是我们现在建好的养殖区,一共3600平方米,计划养1500头猪。”刘伟指着山腰间的一片蓝顶养殖房说:“现在政府投资的果蔬交易市场已经建好了,接下来我们要投200多万元建选果厂。”
在刘伟和他的橙冠庄园带动下,十街乡掀起了柑桔种植热。4年间,长源、金冠、福生、进源、达源5户当地种植企业接踵而至,投资6400余万元种植柑桔8000亩。
如今,整个十街乡低热河谷区柑桔种植面积达9600亩。而橙冠庄园建成的20亩柑桔种苗基地,每年可产出苗木60万株,将为下一步带动十街乡农户种植柑桔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橙冠庄园领衔,携手当地5户柑桔种植企业成立了易门柑桔商会。统一注册“十九拐”商标,建立起产品统一销售机制;统一实施苗木供应,构建起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实施农资采购,建立起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制。
橙冠庄园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助推了产业提档升级。刘伟预计,再过两三年,随着农户看到庄园种植效益后,散种面积将扩大,整个十街乡柑桔种植规模将达到2万亩,产值可达1.5亿元。(本报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