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

农家女勤俭兴家树榜样

发布时间:2014-10-14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今年47岁的李萍芬是易门县十街乡老吾迤中村一名勤劳朴实的彝族农家妇女,多年来,由于勤俭持家、教育子女有方,不仅家庭美满幸福,而且在勤俭持家方面为人们做出了榜样。

  特别的家训

  开学时间到了,收拾好行李,李萍芬、李荣华夫妇把正在上大学的大儿子李瑞金和今年刚考上高中的二儿子李瑞霖叫到面前,又开始了学习前的“家训”。

  李萍芬对两个儿子说:“开学后,以前没用完的可以再用的作业本拿出来用用,衣裳裤子不用买了,只要穿干净点就得了,不用穿多新,不要和别人比这些,在学校要好好努力,好好读书。”

  李萍芬家的“家训”其实就是每个学期开学前对两个儿子进行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的教育。李荣华说:“从小我们就教育他们一定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不要和别人攀比,该用能用的东西一定要用,坚持节俭、节省的原则。”

  大儿子李瑞金说:“因为从小我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是勤俭节约,读大学以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点,但我们也不会铺张浪费,各种该省的也知道省,因为毕竟在农村,知道苦钱不容易。”

  靠勤劳建新房

  李萍芬的勤俭是在村里出了名的。在李萍芬和李荣华没结婚的时候,李荣华一家居住在100多平方米且又旧又破的老房子里。1986年,李萍芬未过门就和李荣华挑起建盖新房的重担,帮助他家东借西凑地着手建房。房子建好后,李荣华将20岁的李萍芬娶进了尚未装修的新房。2002年,她家的房屋又因山体滑坡不得不搬迁,这次建房,尽管有政府8000元的补助,但还是让他们夫妻不仅花光了多年节衣缩食一分一厘攒下的积蓄,还欠下了6万多元的债务。

  这期间,李荣华担任老吾村公所的村长,整天忙于公事,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李萍芬的肩膀上,但李萍芬没有怨言,积极支持丈夫的工作,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六口之家,她一个人独自完成栽种烤烟和玉米、播种、打药、除草等农活及割牛草、喂猪鸡、打扫卫生等家务,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一些积蓄,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希望更多的人将美德发扬光大

  据李荣华介绍,李萍芬一直比较节俭,平时村里人都买水果、买肉吃,但她只有在娃娃回来时才会买一点,衣服裤子也只买一二十块钱的。虽然现在全家的债务已全部还清,但他们家的原则还是有用才买,绝不浪费,家里的生活用品,只要能用的,再旧都舍不得丢。

  李萍芬一家在生活上这样节俭,但亲友、乡邻有需要接济或帮助,她家从不含糊。他们全家始终认为,崇尚节俭是一项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发扬光大,把这些美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