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丰富的清廉元素。近年来,元江县纪委监委立足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探索“非遗+清廉”的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新时代廉洁文化有机融合,不断丰富清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形式,让廉洁教育既保持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又焕发时代新活力。
“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许多非遗技艺的传承理念与廉洁文化高度契合。”元江县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为此,元江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等部门,组织专家对全县92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建立完善“非遗廉洁文化资源库”。
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元江县纪委监委整合职能部门与民间非遗传承人资源,推动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把清廉元素融入傣锦、彝绣、根雕、土陶等技法传承和作品设计中,推出傣族绣服、彝绣挎包、绣花鞋、莲花挂饰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作品。另一方面,组织非遗传承人把哈尼棕扇舞、彝族三弦等非遗带入校园、社区,通过技艺传授与廉洁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让廉洁文化借助非遗载体深入人心。
下一步,元江县纪委监委将继续深化“非遗+清廉”模式,在内容挖掘、形式创新、传播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廉洁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为全县清廉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通讯员 卢滢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