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统战成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元江县各统战成员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第一主题,坚持“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2017年全面脱贫、2018年巩固提升,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凝心聚力、汇聚力量,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扎实开展农业产业扶贫
切实落实好小春农作物生产各项科技措施,实现小春粮食增产增收,完成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06万亩,小春粮食产量1038万公斤、同比增加7万公斤。
着力开发蔬菜产业。突出“早、特、优”,巩固提升元江蔬菜在全市的优势地位。
严格落实强农惠农资金兑付工作。全县已完成1643万元中央和省级耕地地力保护资金兑付工作;全县684.9万元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正在收集核对信息,预计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兑付工作;全县100万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按实施方案正在准备兑付;全县6000万元畜牧业贴息贷款,已向10个乡镇(街道)畜禽养殖户发放3500万元,向10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户每个单元贷款50万元(共2500万元),已发放300万元。农业部门累计开展各类科技培训125期7356人次,涉及贫困地区1537人次、建档立卡户411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期119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0人、转移723人。
文化扶贫展现良好风貌
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进校园、进机关130余人次,辅导文艺舞蹈节目、歌曲等60余个,组织开展文艺“三下乡”各类演出18场。
开展文艺惠民演出29场,其中进企业3场,进校园6场,进广场、社区、农村20场,观众达57500余人。
开展文艺骨干和文艺队长集中培训3期共计120余人次,下村培训6期共计200余人次。
指导好各村(社区)抓好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认真开展好农村文艺队演出活动,组织地方特色节庆如洼垤乡撒摩“阿哩”文化节、因远白族“三月会”米干节、傣族花街节交流演出4场次,观众达2000多人次。
5978册书箱分配给莫郎、甘岔、哈罗、大新、大黑铺等12个贫困村,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187.54万元。通过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排除所有D级校舍,使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通过采购各项生活设施设备,达到了义务教育学生一人一桌一椅的要求,消除了“大班额”“大通铺”现象。
下达了教学设备项目资金150.39万元,计划购置350台计算机。
加强“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宣传,确保应补尽补,现已有211名学生得到“雨露计划”补助,补助资金为31.65万元。
医疗救助成效显著
元江县不断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工作有序推进,救助效果日益显现。截至6月底,共对2106名医疗困难对象进行医疗救助,支出救助资金151.05万元;按政策全额资助332名特困人员和941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救助资金22.92万元,定额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合参保7945人,支出救助资金57.94万元。
牢牢抓住交通扶贫“牛鼻子”
元江县抢抓“五网”机遇,大干路网建设,补齐农村贫困地区公路基础设施短板,全县建制村100%通硬化路。2017年,元江县启动实施276条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35条579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涉及23个村,惠及5万多名各族群众。目前,全县81个建制村(社区)全部铺设了水泥路,切实解决了广大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也为14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夯实了道路基础。2018年将投入4亿元实施69条403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着力打造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让元江山区各族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玉溪日报通讯员 龙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