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整治环境卫生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 钟应生 刘迅洁 通讯员 李玉莎 张少川 周叶芳
近段时期以来,新平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找问题、补短板,围绕存在的问题再发力、再落实,坚决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问题 补足短板
集镇生活污水处理是扬武镇人居环境整治中较为突出的短板。扬武镇因地制宜,分片施策,把铺设污水管网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有机结合,助力美丽集镇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自3月以来,扬武镇一街、二街、三街片区的主干道上,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加快管道铺设工程进度,确保在雨季来临前完工,群众在雨季能用上干净的街道。为有效改善集镇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今年以来,扬武镇全面推进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善集镇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确保人居环境提档升级。“项目实施的意义非常重大,只有把污水管布置了以后,才能划定扬武主要街道停车位,彻底解决扬武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对人居环境整治、巩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及镇容镇貌提升有非常重大的助推作用。”扬武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杨德猛说。
为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及美丽县城建设成果。4月7日开始,古城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扎实推进旱厕改造工作,提升人居环境。古城街道辖区现有需改造的旱厕144座,计划4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工作。
连日来,古城街道旱厕改造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检查改造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积极讲解旱厕在污染水源、滋生蚊虫、传播疾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宣传旱厕改造在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设美丽县城方面的意义,提高群众积极性。
今年以来,古城街道把旱厕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及时制定旱厕改造清零行动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全面排查辖区旱厕,并根据各村实际,围绕填埋、提升污水排放基础设施和新建公共厕所三大举措开展分类改厕工作。古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龚航表示,希望通过改造消除旱厕,引导群众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中。
新平县通过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多发、村容村貌差等问题,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让农村群众过上更加健康宜居的新生活。
强化督查 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日前,新平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的督查组,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
督查组深入实地,对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进行督导检查。督查组强调,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目标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聚焦问题,对标对表,逐项分析;举一反三,找准症结,找到突破重点;按照完成时限,明确措施,抓牢抓实整改工作;转变观念,明确思路措施,积极研究探索建立积分制管理制度,将整治责任细化到每户每人,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社会氛围,形成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在综合整治工作中,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形成三级书记抓综合整治的工作态势;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推进整治工作;要明确责任抓奖惩,做到眼里有工作,积极把专项行动成果运用到督查考评中,强化责任倒逼工作目标落实;要借鉴有益经验,探索研究积分制和网格化管理的有效机制,争取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融入积分制和信用体系建设中,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有效转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确保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