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侧记
走进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泥泞不堪的土路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宽阔的水泥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青瓦的彝家新房。来到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推土机、挖掘机在田间忙着平整土地……现在的勐炳村,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项目实施为引擎,围绕市、县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综合开发战略布局,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用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项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新活力,拓宽贫困群众致富路,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在勐炳村实施。
勐炳村委会距乡政府驻地和县城比较远,道路均为土路,当地老百姓出行困难、农副产品运不出去;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雨量少,有时甚至人畜饮用水都难以保障;作物单一,以种植稻谷、玉米这类粮食为主,其他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杂乱、规模较小,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群众增收少。这是2013年以前勐炳村的真实写照,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
2014年,勐炳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为了改变勐炳村的贫困面貌,乡、村、组党员干部用务求实效的精神,推动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在勐炳村落地见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解增收“瓶颈”,开启了勐炳村发展新篇章。“自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国家对勐炳村的政策倾斜力度越来越大,不仅解决了村民的住房问题,还改善了村里水电路等基础条件,特别是今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考虑到勐炳村持续增收问题,老百姓盼望已久的土地整治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为勐炳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勐炳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万标总是这样自豪地向每一位到来的朋友介绍勐炳村当前的情况。
务求实效办民事,齐心协力解民忧
“只有敢于正视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化解困难,也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越挫越勇,彰显本色。”这是李万标在扶贫攻坚期间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喊十句口号,不如干一件实事”,这是勐炳村党总支书记沐信甫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像李万标、沐信甫一样的党员干部带领下,勐炳村齐心协力保证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勐炳村盘龙小组是玉溪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之一,工程实施初期,盘龙小组村民不配合工作。“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李万标接手盘龙小组工作时说的一句话。为了找出盘龙小组村民阻挠项目实施的原因,李万标组织勐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逐户走访调查,收集到了大量的农户意见,得知村民之所以不配合工作,是因为新建的猪圈没有遮阳板,村民不得不将猪圈养在旧猪圈里,于是造成了旧猪圈拆不掉、新村建不成的困局。为解决新村猪圈问题,李万标积极向上争取到10万元资金用于搭建猪圈彩钢瓦,解决盘龙新村猪圈的遮阳板问题,并且在猪圈内架通水管,以方便日后村民冲洗猪圈。村民看到新猪圈不仅有了彩钢瓦遮阳板,还有了冲洗水管,纷纷为勐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点赞。
改建猪圈事虽不大,但事关民生,新村猪圈问题的妥善解决,让村民明白了勐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态度,也拉近了村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党员干部之间的距离。
“如果不是村上干部来帮我出主意想办法,仅靠我一家实在是没有办法建起新牛圈。”这是盘龙小组村民刀成明向勐炳村党员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表达自己谢意时候说的话。在盘龙小组新村规划建设牛圈和羊圈过程中,刀成明家的旧牛圈成了新村规划主道上必须拆除的建筑,但是由于刀成明家人手不足,牛圈的拆旧建新事宜成了他的心头患。了解到刀成明家的困境后,勐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主动帮助他家扛木头、调机械,拆除旧牛圈、建好新牛圈,系列工作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高效完成。
加快项目推进,为脱贫致富扩道提速
今年,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等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综合开发项目的春风吹到了勐炳绿汁江岸。之前,勐炳村耕地分散、大小不一,田块埂坎过多,田间道路不畅通,田间灌排系统不完善,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不高,耕地抗灾减灾能力较弱。通过按六等水田标准实施土地整治,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勐炳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添新军。
“整治之前农户要同意,整治期间农户要参与,整治之后农户要满意。”这是勐炳村土地整治的工作原则、党员干部的目标。
在实施土地整治前,勐炳村二、九小组与上哪里、下哪里小组两地以弯曲的河道为界,按土地整治方案必须将河道填埋,重新划分两地的地界。为了合理划分新地界,土地整治工作组积极与相关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在原分界河道进行协商,通过整整两天现场协商争议问题,与村民代表耐心仔细交流,最终解决争议定下新界线。“群众都十分满意,提出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非常同意村委会提出的解决办法。”村民代表向乡、村、组干部转达了村民评价,这是勐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交出的答卷之一。
“我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真的是为民做主,希望土地整治工作能够按照原定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及早把原承包的土地分配到各家各户,让我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这是勐炳村麻木树小组村民李文富的一席话,道出的不仅是勐炳村民对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土地整治工作的期望,更是勐炳村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如何破解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老厂乡党委书记李星介绍,“为强力加快推进勐炳村土地整治项目,老厂乡及时组建机构,进组入户宣传发动,狠抓落实,咬紧目标,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围绕土地整治的各项政策,针对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从各方面做工作。为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乡在‘比学赶超’上下硬功夫。一是跟和我们资源一样的地方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找准我们的差距;二是组织群众到比我们做得好的乡镇去学习,让大家通过现场观摩学习进一步了解土地整治的好处;三是通过召开会议和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的方式,进一步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四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乡、村、组干部放弃休息,到项目点进行蹲点,扑下身子,为做实工作找准发力点,最终项目点群众积极性高涨,成为建设的参与者,强力加快推进项目,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目前,勐炳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土地整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随着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综合开发的推动,勐炳村的乡村振兴成效将更加突显。(玉溪日报□通讯员 李艳 李志芬 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