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

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7-03-30 来源:玉溪日报

——新平县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侧记

自实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来,新平县结合实际,做到统一思想、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通过领导带头、干部行动、群众参与,全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及时行动掀起整治热潮

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动员视频会议后,新平县及时安排部署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结合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联系制度,全县各单位到联系村(社区)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掀起整治热潮。

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指挥长、相关单位领导及各乡镇(街道)领导为成员的指挥部,负责全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同时下发《新平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全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责任落实专项纪律检查工作方案》,着力整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工作有质有效。成立4个督查组,分片对乡镇(街道)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进行曝光并下发督查专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有关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县委督查室。

“五个结合”统筹推进整治工作

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相结合。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按照统规联建、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的思路,突出民族地域特色,提升村庄的面貌。2016年市政府下达新平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400户,实际开工4900户,目前已竣工2458户。

与城镇“两污”建设相结合。通过城镇“两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2016年实施城镇“两污”项目5个,资金850万元,分别为戛洒镇的污水项目,水塘镇的污水项目,漠沙镇的垃圾、污水项目,扬武镇的垃圾项目。向县城投公司争取贷款5000万元,加大对城镇“两污”项目的资金投入。

与美丽乡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美丽乡镇建设项目,完善集镇基础设施,提升集镇美化亮化绿化,配齐集镇环卫清运设施,将集镇及周边村庄的垃圾清运等工作纳入统一管理,有效提升人居环境。2015年实施完成扬武镇、平甸乡、新化乡3个美丽乡镇建设。2016年启动平掌乡、者竜乡、老厂乡3个美丽乡镇建设,计划2017年6月底完工。

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相结合。按照“打造精品、彰显特色、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国道省道沿线、集镇周边和特色旅游村为整治重点,分期分批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为全面实现全县乡村生态美、村容美、生活美、乡风美奠定基础。2015年,完成4个示范村、43个整治村建设任务。2016年,全县共实施6个示范村、71个整治村建设,各项工程现已全面启动实施。

与“扶贫易地搬迁”相结合。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贷款7.9亿元全面实施“扶贫易地搬迁”工程,加大村庄建设力度,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新村建设。

落实“五年计划”提升人居环境

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编制完成《新平县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及具体方案,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工作,分步分项启动实施相关整治提升工作。

今年以来,累计规范占道经营4231人次、占道摆放物品2409人次,拆除陈旧破损布标327块,清除乱粘贴小广告26000张,涂抹遮盖“牛皮癣”37000处;县城新建公厕2座,建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完成48.48公里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建成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1座,合理分配259名清扫保洁人员的作业岗位,做到重点路段重点保洁,确保城区内环境卫生质量保持核定的标准,细化管理记录工作落到实处,垃圾日产日清;加大平甸河(县城段)及城乡接合部等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和清理力度,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2016年实施县城马家箐住宅小区(一期)旧住宅区改造项目,综合提升改造252套老旧小区,改造面积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76万元。

按照“控制增量、消除存量”的原则,认真开展违法违规建筑摸底调查,加大查处力度。截至2017年2月,查处存量违规建筑面积9736平方米。

实施“增绿添色”行动。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39.7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102.13公顷,建有公园6个。

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123个村(社区)、1463个村(居)民小组,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全县建制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356个自然村建立保洁员制度,42个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全县建制村实现污水有效治理27个,全部实现自来水供水设施供水;69个建制村在村委会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公厕,平均覆盖率为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