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全市400名困难听力障碍者免费配置了助听器,走出无声世界,共享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图为新平困难群众在安装助听器。
“今天是我们全家人最高兴的一天,因为有了助听器,我和妻子李焕之的交流没有障碍了。”2016年12月21日,新平县古城街道纳溪社区纳溪小组的杨应华在领到免费助听器时由衷说道。当天,省、市残联与新平县残联免费为贫困听力残疾人验配助听器项目正式启动,200名贫困听力残疾人免费领到价值400万元的助听器。
据悉,新平县共有残疾人11000多名,其中听力残疾1866人、视力残疾1466人、肢体残疾5429人、智力残疾742人、精神残疾939人。根据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情况,新平县6类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对辅助器具需求量较大。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按照“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残疾人辅助器具,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切实帮助听力障碍者恢复听力,不断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让广大残疾人享受更美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去年以来,新平县以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突破口,努力寻找残疾人精准康复着力点,从省残联争取到380件辅助器具和200台助听器。
去年10月,县残联开始进行筛选工作。县残联理事长何志刚介绍,200名听力残疾人中,21岁至54岁占60%,属于农村的强劳力,这部分残疾人改善听力后,为改善其生产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残疾人精准扶贫、早日迈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女儿杨春蕾的陪伴下,来自革命老区建兴乡帽盒村88岁的彝族大妈龙白玉装上了助听器,听到别人的问候,她脸上露出了笑容。杨春蕾告诉记者:“妈妈听力下降已经十多年了,最近三年听力接近丧失,配戴了助听器,老人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一家人的生活会更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