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

新平种管并重提升核桃种植效益

发布时间:2017-03-1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2015年,新平县加强核桃抚育管护,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核桃产量比2014年的476.8万公斤增加了72.2万公斤,增产了15.1%。核桃产业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新平县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在“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中,把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截至2016年1月,新平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6.14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5.14万亩,核桃总产量549万公斤,产值1.537亿元。农民人均核桃面积2.3亩、人均收入768元。核桃种植面积、干果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8%、63.3%、68.7%,三项指标居全市首位。

  新平县将核桃产业发展纳入对乡镇(街道)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名领导负责、一个部门挂钩、一批人员服务”的产业发展挂钩服务制度,积极做好督促检查和反馈工作。同时,县林业局安排各乡镇(街道)联系指导技术人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各乡镇(街道)种植核桃完成任务进度情况及时上报县林业局,实时掌握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培训和引导工作,提高农户核桃种植管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做好核桃规范种植和抚育管护。通过高位推动、层层落实、全民动员,确保了核桃抚育管理工作整体推进。

  巩固核桃种植成果,提高种植效益,借助省级低效林改造和核桃提质增效林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与全县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相结合,直接投资367万元,在者竜乡、平掌乡开展以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主的核桃集中抚育管理35000亩。2014—2015年,县林业部门还筹集了80万元资金作为核桃冬季抚育管理树干涂白等材料补助费。县级投入105万元资金,建设核桃抚育暨科技示范基地4100亩,涉及水塘镇等10余个乡镇(街道)。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使广大农户看有典型、学有榜样,核桃管护意识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达到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作用。

  切实加强核桃抚育管理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县林业局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街道)开展核桃规范种植工作及冬季管理技术培训工作。近三年来,共组织培训203期、林农2.6万人次。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县林业局在水塘镇和平甸乡建立2个村级核桃科技服务队试点,聘用27名服务队员。2015年,全县核桃抚育管护率达95%以上,80%以上的核桃林完成定干、整形、修剪、秋冬施肥,95%以上的核桃完成以涂白为主的冬季防霜冻、病虫害防治等核桃抚育管护工作。2015年全县核桃产量比2014年的476.8万公斤增加了72.2万公斤,增产了15.1%。

  积极探索推广林农间作及林下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全面推行“林农间作、以耕代抚”的经营管理模式,走“以耕代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路子,达到“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提高林下经济效益”的目的,取得了一定实效。选择平掌乡仓房村、平掌村,平甸乡白鹤村汉科甲小组作为试点,进行核桃品种改良及密度调整示范,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2-2015年县财政共投资392.5万元开挖了261.6公里核桃林区道路。2015年在水塘波村示范基地安排了27万元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了核桃灌溉的实际困难,提高核桃管护工作的成效。   (玉溪日报记者  潘绍斌  特约通讯员  李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