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

戛洒五千余群众“挪穷窝”

发布时间:2017-03-1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新平县戛洒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借助国家各项扶贫攻坚支持政策的强劲东风,小镇西南一隅的一片热土悄然崛起——规划用地1620亩,实施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比邻集镇、山水相依,1620亩土地托举起戛洒5000余群众的幸福家园梦。

  走出大山的渴望

  在戛洒镇东瓜林村委会豆丰小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这是村民们往来集镇的主要交通工具。集镇距离豆丰并不远,但十多公里的路骑摩托车也要一个多小时,要是遇到下雨天,这个半山区小组只能中断与外界的往来。“下雨路就走不了了,大家也就都不出门。平常还好,但村里的娃娃在十多公里外的村委会上学,每周末回一次家,要是这时候遇到下雨,我们只能走山路接送娃娃。”村民方林说。雨天隔断了豆丰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更让村民们寝食难安的是,由于地质灾害多发,下大雨时,大家甚至不敢呆在家中。

  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让贫穷成为豆丰村民心中抹不去的疤痕。向往山外的世界,村中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方林也是其中的一员,但由于家中孩子小,他只能就近在集镇上打工,能把家安在集镇是多年来方林心中时常想却又从来不与外人道说的心愿。在他看来,镇上条件虽好,但“挪穷窝”从农村搬到集镇谈何容易,也就只能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让方林意想不到的是,借助国家各项扶贫攻坚支持政策的强劲东风,新平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谋篇布局,在戛洒镇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蓝图徐徐展开,豆丰全组33户146人与戛洒5个村委会的5000余群众一起放飞心中的家园梦,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民心工程惠民生

  2016年12月8日,记者在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点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建房台地开挖,工地上10幢已经初具规模的建筑显得很是醒目。这是安置工程样板房,10幢房子户型各不相同,但都有20平方米的小院及车库,层高在二层和三层的小楼设计还根据戛洒旅游产业的规划设置了出租房。戛洒镇副镇长郎世城介绍:“我们尽量充分利用好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扶持政策,在确保房屋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并进行简单装修,最大限度减轻贫困群众建房负担。”

  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规划总用地1620亩,计划安置耀南、平田、发启、纸厂、冬瓜林5个贫困群众集中、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且地质灾害多发的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的1604户农户,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92户1399人。按照一次性规划,分三期完成总体目标,2016年7月18日,项目一期建设启动,完成征地575亩,计划安置农户565户。截至目前,项目路基开挖与回填基本结束,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围绕2017年7月完工交付使用目标任务,农户建房即将顺利启动。

  “在项目实施中,戛洒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等工程,全面推进安置新村农户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建设,把这一惠民工程干成真正的民心工程。”郎世城介绍。

  憧憬新生活

  “挪穷窝”还得“换穷业”。谋发展,戛洒镇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地质灾害搬迁相结合。项目建成后,将利用“花腰傣”“田园风光”“水资源”进行旅游产业植入,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作为项目一期搬迁户,方林已选定了自家的户型,憧憬着未来的新生活,“我现在还没想好,搬下来后要做什么,但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