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新平县开展的“繁殖鸟类示范观测项目”首次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共调查10条样线,收集整理1546条记录,记录到繁殖鸟类3453只个体,隶属于10目30科(非雀形目12科、雀形目18科)161种,其中包括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据介绍,今年5月,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新平县繁殖鸟类示范观测项目”,该项目在新平县境内观测样区设置了县城城郊、哀牢山大雪锅山脚、金山丫口和水塘镇三江口4个观测样点进行调查,实施时间为10年。此次调查报告的出炉,标志着“繁殖鸟类示范观测项目”进入实质性调查阶段。
据了解,因鸟类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既依赖于环境又反映环境的变化,在某一特定地区繁殖的鸟类与环境关系尤其密切,因此繁殖鸟类常常被作为监测某一地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是环境评价和保护规划中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选定固定的观测样区,长期监测其中繁殖鸟的多样性和干扰因素等变化,可以准确掌握常见鸟类和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年度变化,了解观测样区鸟类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掌握环境变化、环境污染等不同因素对鸟类多样性的危害程度,评估鸟类多样性的丧失程度,最终评估观测样区鸟类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