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

“四不”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发布时间:2015-02-05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新平县以推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落实为重点,着力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易腐”和“不敢腐”的“四不”机制,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惩治腐败。

  教育“筑堤坝”,构建“不想腐”的教育机制。先后举办科级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等廉政教育培训班;开展廉政党课教育208场(次)、警示教育80余场(次)。不断拓宽宣教渠道,在各类媒体刊载新闻信息图片864条(幅)、网评文章53篇;通过手机快讯平台发送廉政短信3000余条,适时提醒;创建“清清哀牢”微信微博廉政监督平台,加强网络舆论监督。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举办“情系三农·送戏下乡”、“迎国庆·颂清廉”等文艺演出活动;先后创建5个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广泛传播廉政文化、培育廉洁理念。

  制度“扎笼子”,构建“不能腐”的制约机制。制定《新平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任务分解方案》,制定新平县反腐败协调工作制度,握指成拳、聚力突破案件。建立纪检监察巡查制度,对信访举报频繁、问题反映集中的单位进行专项巡查,约谈单位领导2人。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县梳理部门权力978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200项、查找风险点1067个、制定防范措施1307条;梳理个人权力762项,查找风险点1689个,制定措施1940条、工作制度335项。推行权力清单制,公布366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并作出限时办结服务承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取消、调整合并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县共保留406项。推进“阳光”政务,实施重大决策听证14项,重要事项公示521项,重点工作通报487项,发布政务信息9627条。制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实施意见及工作方案等,不断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作风“强免疫”,构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把作风建设要求“固化于制”。先后制定《新平县县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新平县“三公”经费管理规定(暂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外出请示及报备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批规章制度。以作风建设监督问效为抓手,把作风建设要求“外化于行”。抓住春节、花街节、“五一”、火把节、中秋节等重点时段、重要节点,会同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公安局、文旅广体局等成立9个督查组,对76个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等情况明察暗访4次,通报情况5次,问责33人,对12辆公车标识粘贴不规范的9个单位进行通报问责。

  惩治“祛毒瘤”,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勇气,不断加大查信办案力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74件,其中检举控告类42件,办结42件,办结率100%;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8件28人,其中涉及科级领导干部7件7人,站所、村组干部7件7人,一般党员干部14 件14人。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失职渎职案件10件12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5.4万元。(特约通讯员  杨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