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

引进“褚橙”项目让山区群众享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实惠

发布时间:2014-09-23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本报讯(潘泉 曹学森)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经之路。但要直接步入现代农业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缺少资金、人才,还有受到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平甸乡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通过直接引项目的方式引进“褚橙”项目落户平甸乡。目前,4000多亩的“褚橙”已开始在平甸乡磨皮村生根发芽,广大群众在“褚橙”项目基地上不仅仅学到了技术,他们的钱袋子也开始鼓了起来。

  磨皮村是海拔1360米,距离县城26公里的山区少数民族聚集村。多年来,这里的耕地以广种薄收为主。如今,因为“褚橙”项目落户磨皮村,过去的耕地已被新入驻企业整理后,连片超过4000亩的土地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规模而言,这一连片的耕地面积差不多就是“褚橙庄园”的两倍。入秋以来,每天在田间地头打塘、定植苗木的群众就超过100人。在这里,一株株高1米左右、健壮的新苗开始移入新塘。“褚橙”项目基地技术负责人林安说:“3月初进来以后,我们已经完成土地流转,基础建设,包括水管、水池,供水设备和泵站。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定植了苗木接近10万株,预计在9月底以前,所有的苗木全部定植完”。

  今年2月,平甸乡党委政府打造“褚橙之乡”发展思路,通过土地流转顺利引进“褚橙”项目落户平甸乡磨皮村。目前,磨皮村流转土地4300余亩,土地流转片区共涉及6个村民小组200多户。按照租赁经营合同,农户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租期30年,每五年付一次,每次按10%递增。土地流转后,随着大面积打塘、苗木定植的开始,当地农户被大量吸纳进公司就业,农户在家门口就地转移就业,并从公司获得报酬。由于到公司工作有技术指导,收入稳定,没有后顾之忧,当地群众纷纷到公司工作,收入也比过去好多了。磨皮村取打左小组的何美芬说:“我家过去栽甘蔗,栽包谷,栽烟,一年的毛收入才得5万多元。现在来看,租出去50亩地,五年的资金有16万多元,还有个人打工的钱每天最低都是80元”。磨皮村委会主任普朝忠说:“企业进入我们村以来,把我们的村民当作自己家人一样认真对待,这个片区所有的租地户有208户,劳动力全部转入到企业打工,每天每个工不少于80元,因为在自己家门口打工,现在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陆续回来这里打工了”。

  这次落户磨皮村的“褚橙”项目是按照“褚橙庄园”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案实施,基地全部按照“田成块、渠相通、路成网,形成水、电、路综合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化标准”组织实施。在管理上,完全复制了“褚橙庄园”水塘管理模式,并按照有机、生态、示范带动的设计要求,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范化种植“褚橙”。“褚橙”项目落户平甸乡是现代农业直接进山区,快速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将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褚橙”项目基地技术负责人林安说:“作为企业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当地的农户进行更大的创收。到现在为止,我们整个的土地流转面积是4300亩,4300亩所有的农户200多户,所有的农户都参与到这个企业的基础建设上,我们初步进行了一个测算,有些农户,一户人家每个月的收入接近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