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尼村拆大棚种猕猴桃
近日,新平县桂山街道亚尼村拆除大棚后,种上130亩、2万株红心猕猴桃种苗。亩产值约为3万元的猕猴桃成为大棚拆除后农民增收致富的理想替代作物,作为半常绿藤本植物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景观作用,到第四年进入丰产期后有望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新平县开始积极拆除大棚。亚尼村部分田地位于新平县大新(大开门至新平)公路沿线。据桂山街道副主任刀飞明介绍,今年3月大新公路沿线的大棚拆除后,亚尼村的大棚西红柿不能继续种植,如何让当地百姓不因此而减收成为了新的问题。为此新平县有关部门积极寻求大棚拆除后替代产业,经过多方了解,猕猴桃成为了理想的替代作物,于去年12月13日研究决定后,由政府出资引种、村民投工投劳开始2万株共计130亩的猕猴桃试种。种苗已于近日全部种植完成。
桂山街道农业技术工作站站长魏顺民告诉记者,通过到四川昌西、峨山猕猴桃种植示范点实地考察、参观,大家了解到弥猴桃每亩初期投入为5000元左右,三年挂果、四年丰产,且化肥农药需求量不大,很符合生态农业发展前景需求。目前,红心猕猴桃每公斤15元的价格在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经考察与初步预算,猕猴桃每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
为保障猕猴桃顺利种植,种苗公司还派了2名技术人员跟踪指导。据介绍,亚尼村在积极培育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养殖业,目前,黑山羊、黄牛养殖都初具规模,将为猕猴桃种植提供充足的农家肥。在猕猴桃产出后,交通便利的亚尼也将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记者 许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