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

通海:“小盆景”闯出“大前景”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玉溪网

近年来,通海县的盆景爱好者积极传承挖掘盆景文化内涵,执着于盆景艺术创作,把小小的盆景培育成为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和通海文化名片。

“通海的盆景起源较早,明代初期就时兴种花桩盆景了,到了清代比较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通海的园艺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繁荣。”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副主任杨国志与花桩盆景相伴30余年,对通海盆景颇有研究。

通海县山水秀美,历史文化厚重。家家养花,户户植兰,深厚的人文积淀造就了高雅的盆景艺术。近些年,通海盆景产业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据通海县盆景协会会长沐仕鹏介绍,全县盆景爱好者数以万计,2010年通海县盆景协会成立,经过近10年的发展,协会会员由50余人发展到160余人,全县盆景存量从近3万盆猛增到近30万盆。其中,70多人拥有相当规模的盆景基地,从事盆景培育经营者千人有余。近年来,通海盆景参加全国、全省各大盆景艺术展览,评比成绩均名列前茅。通海县盆景协会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盆景最佳(县级)协会。通海县建立市级盆景科普基地1个,5人被评为云南省高级盆景艺术师,2人被评为云南省盆景艺术师。

“以前一盆盆景能卖几千元就很高兴,现在价格最高的一盆尖叶木樨成交价高达40余万元,黄杨、清香的成交价一盆也有高达20余万元的。通海培育的盆景在品种、技艺和造型等方面在省内外都很有优势,远销全国各地。”沐仕鹏说,盆景协会通过举办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展览和作品评赏等活动,为盆景培育经营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目前,通海县盆景协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个人的艺术修为均有大幅提升。2018年,全县盆景销售额达6000余万元。

通海县科协主席岳修武介绍,2016年通海县成功承办云南省第7届盆景展,轰动省内外,通海县盆景协会在我省首家被命名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培训中心”。

“我们要以通海特色来拓展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售后服务,让盆景市场化、平民化、商品化,进入寻常人家,从而带来更多的效益,努力让通海悠久的盆景技艺转化为经济收益。”沐仕鹏说。(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师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