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股份制全覆盖
2019年,江川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全区成立了430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全区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出了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集体“三资”管理新办法、集体资产确权赋能新路子和乡村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江川区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始终把握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设置和股权管理工作重点。在清产核资上,全区村组总资产清理核实数为19.82亿元,比账面数15.03亿元多出4.79亿元,增幅达32%。在成员认定上,以2019年1月31日为基准日,全区共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74581户226249人。在股权设置管理上,全区已成立的430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股份经济合作社中,设立了80%的成员股、20%的集体股。每个联合社或合作社必须“三证”齐全,即《产权证》《股权证》《集体经济组织代码证》。
通过清理集体承包合同,共清理化解问题合同221份,涉及金额7496.7万元,追缴拖欠承包款150.18万元,达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改造低效集体资产,把过去漏管的、沉睡的、低效的资源资产通过入股、租赁、合作、联营等方式盘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探索土地入股,以经济合作社资产、农民出资方式入股发展合作经济,盘活集体资产。
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中,江城镇江城社区成为先行试点,并取得了初步经验,现已发放贷款150万元,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改革,全区形成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强化了村级组织的经济运营职能,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