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

全区拆除临危建筑和闲置房5万平方米

发布时间:2018-08-28 来源:玉溪网

通海5.0级地震发生后,江川区紧锣密鼓开展房屋排危除险工作,腾让重建空间。截至8月20日,全区已拆除临危建筑和闲置房屋50792.68平方米。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把防灾、减灾、救灾、抗灾作为当前第一要务,认真履职尽责,准确核查灾情,妥善安置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相关要求,江川区在震后立即启动对震区危房的拆除工作,并同步进驻测绘、规划等职能小组,为灾后重建做足准备。同时,随着震后对灾情的不断深入摸查,不少乡镇受地震影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屋损毁情况。随即,8月18日,江川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临危建筑大拆除工作,对受损房屋进行技术认定,并确定危房等级,实施C级危房修缮加固,D级危房拆除重建工作;并配套制定了《玉溪市江川区“8·13”“8·14”地震灾后拆危除险包保工作方案》,明确四级包保责任制,调动了全区党员干部职工投身抗震减灾工作,实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村和农(居)民户全覆盖,有利于全面摸排危房数量,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拆危除险工作,并启动恢复重建工作,力争明年春节前完成民房修复和重建。

目前,全区排危除险工作已全面启动,摸排工作也正在顺利推进中,对D级危房、废弃烤房、空房、闲房、旧房以及集镇沿路等其他临危建筑将采取立查立拆,建改并举,联动推进“三部曲”,做实震后重建工作。同时,江川区还把排危除险工作与创文创卫、乡村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相联动,启动“5·20美丽家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行动”,给城市“洗洗脸、祛祛斑、整整容”,做优人居环境,推动创文创卫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一事一议”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从“政府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做好震后农危改政策宣传,有效盘活闲置土地,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实施”推进旧村连片改造,对农村危、临、老、旧房屋拆除后的空间实施“小花园、小绿地、小菜园、小广场、小果园、小湿地、小景观”等“七小”工程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玉溪日报记者 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