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

江川区改善软硬环境建美城市

发布时间:2017-05-18 来源:玉溪日报

近段时间以来,江川区围绕“创文、创卫”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清理整治卫生死角、补绿增亮、改造农贸市场,并对乱搭乱建及占道经营等乱象进行整治,推进江川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达标、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品位。

日前召开的江川区“双创”工作推进会指出,创卫是创文的基础,创文是创卫的更高阶段,两项工作相互交叉、相互关联。一个地方要增强核心竞争力,要赢得先发优势,就必须把城市建设好。在人居环境整治、城市文明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上以攻坚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落实,动员全区上下以铁的意志来统一推进“双创”工作。

创卫改善硬环境

江川区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集中清理,通过创卫改善城市硬环境。突出抓好三项专项整治,“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城市环境、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专项整治。通过实施城市市政建设、棚户区改造、环卫设施提升、街区整治、河道整治、园林绿化建设、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等工程,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创卫是改善我们的硬环境,创文是改善我们的软环境,坚持软硬两手抓,摸清底子,对照相关标准,寻找差距,制定《玉溪市江川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达标工作实施方案》,提升江川环境。”江川区创卫办工作人员介绍。

每个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江川区通过组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广泛动员组织全区干部群众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以“美丽江川从我做起”为主题,以治脏、治乱为切入点,全面开展以单位、居民小区、街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城市乡村“净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区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自觉意识和文明卫生意识,清洁整治城中村、背街背巷和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以活动带动大家积极参与,让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坚持把集中整治作为强势推进创卫的重要手段,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营造大家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通过摸底调查,用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增加绿化率、亮化率,全面改善江川区硬环境。

创文提升软环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省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次‘补齐短板’、‘内外兼修’的主动冲刺,更是一次‘蝶变’的过程。创建的终极目标是让城市更和谐、家园更宜居、生活更幸福,是关系每一个人的民生工程,城市的环境好了,到处干净整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做‘文明人’,城市也是‘文明城’。”江川区创文办工作人员说。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江川区针对当前存在的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城市硬件建设不硬、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等,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重点突破。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传统宣传模式与新媒体紧密结合的方式,努力营造人人知晓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将在怡心园广场、渔文化广场、老戏台街心花园、博物馆前广场打造4个街头小景,在11个小区通过宣传栏、临街文化墙、发放宣传册等,宣传什么是文明城市,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及相关文明礼仪。在公路、公园、小区、企业、学校建设大型公益广告牌、主题公园和主题小景,持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面宣传力度,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努力在全区营造“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的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提升大家的文明素养。

江川区结合自身实际,与59个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结合各行业实际,明确了个性化的责任内容,针对根据各单位实际和职能签订的个性化工作责任书,详细列出各单位具体整改内容,明确整改责任人,列出整改时间和工作进度表,让每个单位知晓自己具体该做的事。

此外,通过提升政务服务、公共交通、银行等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塑造行业文明形象,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切实提升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江川区提出,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要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从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创卫、创文,软硬环境内外兼修,切实从里到外擦亮城市底色,建美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