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姿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近段时间,全市广泛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围绕着如何“实现争先创优跨越发展?”、“面对赶超,玉溪怎么干?”等问题,江川区区长王志华接受了记者采访。
王志华说,在全市上下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之际,江川县撤县设区,开启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新征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大好机遇,江川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的姿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将江川建成全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化聚集区、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示范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和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中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江川建成绿色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门户区、“三湖”城市先行区、文明和谐幸福区,为玉溪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贡献力量。
王志华说,新姿态就是我们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要有转变,工作的重点要有变化,大家要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新机遇和新跨越就是江川刚刚撤县设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对江川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还给予了江川很大的政策支持,江川没有理由不发展,我们要用好这些政策,发挥江川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破解发展难题,做大经济总量,让江川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进步。
“江川虽然已经撤县设区,但目前我们的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经济总量小,2015年的GDP只有70余亿元,在全市列第五位,这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不相符的。同时,江川工业体量也不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只有11个亿,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区面积5.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仅40%,城镇管理水平还不高,总的来说就是‘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另一方面,江川的国土面积有很大一部分是星云湖、抚仙湖和东风水库的径流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视并逐一解决。”王志华说,“我们要通过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要实现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实现“三个争先、三个创优、四个跨越”目标,具体怎么干?王志华说,要实现目标,我们要理清发展思路,围绕创新引领、生态优先、兴园强工、城乡融合的思路来推动江川区发展。首先,我们要在城市建设上展现新的面貌。规划要先行,在启动江川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基础上,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将江川新区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强化规划监管,实行“一张蓝图干到底”。同时,围绕“新城抓开发、老城抓改造”的思路,实施一些道路亮化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人居环境、乱停乱放和占道经营行为整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扩大城市规模,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第二,要在产业发展上聚焦聚力。一产要结合星云湖保护,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庄园经济;二产要以龙泉工业园区为重点,深化与高新区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做大园区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产要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李家山古墓群遗址公园、青铜文化、星云湖等旅游资源,引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将经济总量做大。第三,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加速“五网”建设,与红塔区实现同城发展。第四,要在生态建设上加大力度。做好星云湖清淤、水体置换、环湖截污、河道整治和节水灌溉减排等工作,争取在2018年星云湖水质明显好转。
有了措施,如何确保工作落在实处?“我们将通过‘挂路线图,排时间表,追责任人,销任务号’的方式,明确所有工作的责任人和任务时间节点,由督查部门盯死责任人,让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实,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完成。”王志华说,“在这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我们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撤县设区机遇,实现江川的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玉溪日报记者 马宇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