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和东山飘来糖炒板栗香
板栗产业是红塔区研和街道的一个特色产业,催生了独特的研和美食——糖炒板栗。
九月的凉风卷走暑气,在红塔区研和街道东山社区的村口,村民们正忙着制作糖炒板栗,香气扑鼻的秋日美食正等待着大家品尝。在一口大铁锅前,徐小琼动作娴熟地把一颗颗新鲜饱满的板栗倒进锅里,和着红糖、白糖和专用炒砂一起翻炒,火候由大到小,板栗在热砂中翻身,经过40分钟左右起锅,她用筛子筛出炒砂,板栗壳上的十字口像咧开的嘴在笑,渗出琥珀色的糖浆。这香气是秋天的“信使”——甜中带着焦香,混着未褪尽的夏日燥热,吸引路人驻足。
徐小琼说:“儿时和小伙伴们攥紧零钱,看炒板栗的师傅从锅中夹出滚烫的栗子,纸袋一包,暖意便从掌心传到心底。剥开微黏的壳,咬开绵软的栗肉,甜味混着炭火气,那是童年最奢侈的零食。如今,便利店真空包装的栗子购买很方便,却少了几分铁锅翻炒的烟火气。记忆中小小的糖炒板栗,每一口都有着满满的家乡味。”
从北宋汴京的“灌香糖”到今日的街头小吃,糖炒板栗历经千年仍风靡街巷。它的制作技艺从糖浆裹壳到热砂翻炒,不变的是裂壳时那声“啪”的脆响,和咬开时涌出的秋日暖意。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它依然是最温暖的慰藉,提醒我们:秋天藏在一颗糖炒栗子的甜香里,等着有心人去发现。正如张爱玲在小说《留情》中所描绘的,那滚烫的纸口袋在米先生手中传递着热量,仿佛也传递着尘世的温暖。
秋日云卷云舒、秋风轻抚,日子似乎也变得柔软起来,每一丝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韵味,让人心满意足。愿你,如同那颗颗饱满的板栗,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变得圆润可爱,热气腾腾,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欢笑。(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一岚 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