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

村规民约领风尚 移风易俗润彝寨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玉溪网

近年来,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

“黄草坝村是彝族聚居村寨,在2023年修订村规民约时,我们广泛征求了村民意见,结合村情实际,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全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黄草坝村党总支副书记殷美琴说,“以前,村里鸡鸭散养、垃圾乱扔,现在人畜分离、垃圾入桶,家家户户门前栽花种菜,连房前屋后的石头缝都见缝插绿。”

据了解,修订村规民约后,村里每半年组织全村大扫除和拆除乱搭乱建。在平时,村民们也不甘落后,自发做到门前“三包”,将空地建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在村组道路硬化工程中,村民也主动让出土地支持建设。如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通到了每户家门口,带动蔬菜交易市场、农家乐等的蓬勃发展,帮助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村规民约明确规定要“移风易俗树新风 红白喜事节俭办”,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搞封建迷信。“在公房办理宴席,村里要求报备桌数、天数、菜谱及酒类消耗量等,两家合办宴席不超过50桌、单户不超过25桌,菜品以本地家常菜为主,同时控制酒类消耗量。”殷美琴回忆,过去村民办红白事宴席的桌数最多达上百桌,本组所有村民都要请到,菜品上也互相攀比,时间上常持续近一周。公房准备1天,杀猪宰牛1天,请客吃席2天,收尾1天,有时帮厨还要另外请吃1天,造成了钱包和人情负担。宴席上有时还存在从早到晚都在喝酒、划拳的情况,影响农活不说,还存在交通隐患。

村民普艳华既是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我结婚时响应村规民约的号召,没有订婚、没要彩礼,只请了十几桌亲戚朋友,减轻了很多负担。现在村子里花花草草很多,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也打扫得干干净净,非常宜居。”普艳华说。(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