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

海绵城市建设让中心城区逐步摆脱内涝

发布时间:2017-03-1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7月20日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暴雨天气,造成玉溪中心城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和内涝积水现象,最大降水量达62.1mm。这次降雨也从另一个方面检验了中心城区城市管网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也还存在需要继续改造和完善的地方。

  7月21日上午,记者通过现场走访的方式,了解到市民对目前中心城区管网改造给予的肯定,以及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充满信心。

  陈秀兰在龙马路与珊瑚路交叉口经营卷烟销售点已经十多年了,在她的印象中,以前每逢下雨天气,就是她最糟心的时候,因为周围的雨水都向这一带汇聚,雨水能够轻松淹到店门口,只要降雨稍大一点,几乎每次都要被淹。“自从龙马路进行了城市管网改造后,这里虽然还会积水,但基本上不会再淹到店里了。昨晚虽然下了这么大的雨,但积水也没有淹到门口。”陈秀兰说。

  “这么多年基本上没遇到过昨晚这么大的雨,如果不进行城市管网改造,我估计积水能淹到我的烟柜中间。”在南北大街与龙马路交叉口开店的李艳更是对城市管网改造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告诉记者,这个路段因地势原因,基本上下稍大点的雨都会积水,但是和以前比起来已经算很好了,而且积水退得很快,所以城市管网改造的效果是很显而易见的,这也得力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积极投入。

  据负责中心城区管网改造的玉溪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卢亚明介绍,从2014年开始,中心城区多条路段就开始进行一期城市管网改造,往年的涝点从2014年前的54个减少到2014年的17个,再减少到目前的7个,但因为20日晚降雨量过大,共出现14个积水点,其中中卫社区、玉溪汽车客运中心站附近、火车站片区和东风北路4个区域较为严重。

  记者从玉溪市政公共事业和园林管理局了解到,玉溪作为国家试点海绵城市,从2015年第一次申报工作开始,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就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和要求建设,城市管网改造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内容,建设和改造完善上也在不断规范。

  据玉溪市政公共事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李毅介绍,玉溪作为国家试点海绵城市,将在20.9平方公里范围内分4个片区兴建199个项目,第一个片区的施工建设将于8月启动,所有项目到2017年基本完成,2018年查缺补漏,以迎接国家的检查验收。

  “此次特大降雨给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我们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所反映出的还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有的地方设置还需要完善。下一步,我们将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地下综合管网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不断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让老百姓住得安心和舒心。”李毅说。(玉溪日报记者  李志能  实习记者  易水涵  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