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支撑工业园区土地收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制定招商引资新政,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设立代办中心,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大力推进“园中园”建设,引新带旧实施新旧动力混合启动。“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经济下行重压,红塔区加快红塔、研和两大省级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阵地、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
产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以改革发展为动力,打造销售收入千亿级红塔工业园区和销售收入400亿元级研和工业园区,是红塔区推进卷烟及配套、钢铁及压延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在“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关键所在。
到2017年,力争研和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152亿元,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超过15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红塔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979亿元,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超过565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9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这是红塔区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及园区建设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中锁定的园区建设与发展目标。
如何破解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开发建设投入不足;供地难,项目建设成本高;审批难,项目落地时限长;机制不顺,发展活力不足四大共性问题,是建设活力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凹地,创新发展高地,实现园区争先创优发展目标的关键突破口。
对此,红塔区委书记张小良给出的第一个回答是——加大投入,增强扶持。通过多渠道融资,投入4亿元资金,扶持两大工业园区收储土地,建设配套设施,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研和工业园区成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入资源性资产,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获取10亿元信贷资金投入园区开发建设。红塔工业园区启动东恩(国际)创新园、活发物流产业园之后,积极谋划推进蓝晶科技创业园、生物科技创新园、农产品加工园等一系列“园中园”建设项目。
张小良给出的第二个回答是——推进项目,兴产立业。通过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增加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实施项目建设和企业扩销促产奖补,落实减负增效措施,加大对项目投资和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研和工业园区在加快推进复观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25个续建新建项目的同时,加快推进包括新能源汽车、铯铷稀贵金属化工冶金、航醇和甲醇汽油、蛇蚊石综合提炼等项目前期工作。红塔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包括玉昆科技铁塔制造、玉昆钢铁资源综合利用、蓝晶科技产业链延伸等14个续建新建项目建设。通过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实现新旧动力混合驱动,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张小良给出的第三个回答是——提升服务,营造环境。通过建立项目审批代办中心,实施全程保姆式服务,让投资者专心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通过制定招商引资新政策,设立项目招商引资顾问委员会和项目策划工作组,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做大项目储备库,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两大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季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共计12.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玉溪日报记者 钱志华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