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

化挑战为机遇 变压力为动力

发布时间:2016-03-07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近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动员大会,决定开展以“面对赶超,玉溪怎么干”为问题导向,以“争先创优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大行动,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确保玉溪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

  红塔区委书记张小良认为,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的“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红塔区要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创新活区、开放兴区”战略,以“争先创优跨越发展”为主题,以“面对赶超,红塔区怎么干”为问题导向,以“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创新发展年”为抓手,深入思考红塔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建设全市“首善之区”、如何当好龙头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全区上下形成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实现“三个争先、三个创优、四个跨越”目标,确保今年红塔区区属GDP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017年区属GDP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1995年至2004年,红塔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全省首位,我们曾经用仅占全省2.5‰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经济总量占全省17.5%的奇迹。但随着近年来各地的竞相发展,红塔区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经济总量下滑到全省第三,与排名靠前的县区差距逐年拉大。追兵越来越近,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境地。”张小良说,“虽然形势严峻,但红塔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我们有信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通过抓投资、抓招商、抓发展,把经济搞上去。”

  面对赶超,红塔区怎么干?张小良说,具体来讲,红塔区就是要重点突出“四个一”,即:召开一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动员大会;开展一次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村(社区)书记、主任的集中学习;出台一个“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批推动跨越发展的配套政策。要着力抓好“十个两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即:着力抓好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及园区建设和扶贫攻坚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

  张小良说,红塔区是玉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围绕供给侧改革做文章,做强做大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我们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空间,要从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等行业入手,按照市场化规律,创新方式,勇于改革。比如引进企业,让医院和中高端养老结合起来,既满足一部分群众的需求,又带来新的增长点,完善城市功能。”张小良向记者介绍道。

  工业是强劲的发展动力,近年来,钢铁产业受市场冲击很大,园区经济怎么抓?张小良认为,红塔区是“一带一路”的前沿阵地,有助于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园区经济应该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延伸钢铁产业链,做强装备制造、原料加工产业,吸引高科技企业加入,做好新能源汽车装配线的配套产业。

  “除了抓好城市经济和园区经济外,我们今年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城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前一段时间,我在北城梅园调研时看到,当地居民结婚没有新房子,危房很多,他们迫切希望建房,但没有政府统规、统建,建房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村落规划就满足不了现代新农村的要求。增进农民的福祉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事,所以我们计划在今明两年实施一万余套农危改的民房建设,这个工程既满足农民期盼,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当年开工当年见效,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张小良说。

  为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张小良说,红塔区的领导干部要统一认识,作出表率,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和观念,区委、区政府将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负面人物,完善督查机制,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张小良坚定地表示:“我们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红塔区实际,团结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全面奔小康,为玉溪率先在云南省进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