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
□ 记者 夏娜
今年1月,研和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内,包括云南三缘电缆有限公司年产1.5万千米电缆电线项目、玉溪市恒盛机械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加工项目等在内的7个项目入驻园内。这是园区管委会为解决中小企业土地空间制约、产业分散、升级难等问题,在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第一批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实现2.85亿元,完成税收1800万元。
研和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小郎介绍,这只是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他认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是玉溪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也是研和工业园区必须要抓住的历史机遇,要围绕市、区两级对产业发展提出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要求,绷紧加快发展这根弦,全力以赴抓落实,奋力推动园区经济在主动融入中发展并取得新成效。
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研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如何?吴小郎认为,较好的区位交通、资源环境和产业聚集便是优势所在。园区地处云南桥头堡建设核心位置,距新昆明行政中心96公里,昆曼高速穿境而过,泛亚铁路东线、中线在园区交会,是中国陆路通往东南亚国家,到达印度洋通道上的交会点和集散地,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其次,园区内的铁矿石(低磷低硫铁矿)总储量达5.4亿吨,同时玉溪气候非常适合发展精密机械制造。经过多年发展,铸造业产能已达80万吨的玉溪,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铸造产业基地。
目前,研和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6户、装备制造产业引进15户企业、物流仓储企业8户,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年产100万套太阳能热水器、2000万支真空管的生产规模,产业聚集必将成为研和工业园区的一大“法宝”。
吴小郎谈到,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研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在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突出产业重点促转型,管委会以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更加突出钢铁及延伸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以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突出科学规划促转型,积极推进总体规划修编,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性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为园区统筹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三是突出基础建设促转型,在园区所形成的交通网、电网骨架基础上,完善了园区和市政生产生活供排水系统建设。近期又启动了大坡头冶金化工基地产业大道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创业园产业大道两条道路建设,以便为入驻项目的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四是突出招商重点促转型,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和优势,突出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同时抓好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包装策划和推介工作,谋划好、包装好一批新项目,增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后劲。五是突出项目建设促转型,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目标,园区将致力于投资增长,扎实抓好项目推进工作,以项目建设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落实市委‘八要’要求,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转作风、抓落实,确保园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吴小郎说,下一步,园区将以“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抓手,严格落实“八要”要求,把转作风、抓落实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实行一线工作法,将干部职工派到一线、驻扎在工地,以实干苦干精神推动工作。同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制度,切实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为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