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有力有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 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 李艳 通讯员 刘株含
华宁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着力构建“党政牵头、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有力有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见章见效。
突出政治功能,以坚强领导力建优治理体系
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细化职能职责,研究制定相关方案,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体系不优的问题。以“四级联创”为抓手,以实现“小组自治管理好、村(社区)基层治理优、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强、县级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为目标,着力搭建县、乡、村、组四级治理体系。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5个乡(镇、街道)75个村(社区)共划定网格695个,选配网格长695名、网格员2889名,健全分析研判、清单管理、信息报送等7项网格工作运行机制,畅通网格化“神经末梢”,有效推动形成全县上下一体化布局、“一盘棋”推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坚持大抓基层,以强劲组织力释放治理效能
育优基层治理干部队伍。持续巩固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成果,对全县75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进行职级套转,全面打破村党总支书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补贴分配弊端,提高“头雁”干事创业主动性。紧盯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面向社会选聘154名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加强对社区干部和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完成新一轮村、组两级村规民约集中修订,推行“公民道德积分榜”“红十条黑十条”等制度,规范村组议事决策工作制度,明确村组干部权力责任,制定村组小微权力清单16大类42条。
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实施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制,让党员的实际行动体现在积分的高低上,形成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党员自觉服务群众为基础、各类活动载体为平台的党员管理新格局。
强化群众自治,以提升协同力凸显治理优势
推动辖区在职党员助力社区“微治理”。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驻社区单位深入全县125个小区开展“敲门行动”,实现社区居民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全覆盖。积极探索“社区议事,社区理事”工作法,定期召开社区议事会,做好“普法强基”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把问题摆出来、把实干放进去。
抓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赋予街道和社区考核权,70个驻社区党组织、1543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到街道、社区重点工作中,切实发挥部门、党员在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中的主体作用。
服务效能再优化。动员辖区能人积极参与到社区社会治理中,“银发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辖区志愿队伍主动助力基层治理,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