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甸乡积极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
通红甸乡立足自身资源,积极打造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特色旅游和民间文化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建设生态环境。严格按照生态乡建设标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以村容村貌、道路交通、市场秩序和违法建筑整治为重点,坚持不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力争完成中幼林抚育项目762亩、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2613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00亩,全力营造整洁、美观、有序、文明的乡村环境,为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奠定生态基础、营造环境氛围。
开发旅游产业。大力促进特色食品、特色小吃、特色娱乐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发展农民客栈、农家乐,打造以花、果、蛋为主,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苗乡旅游观光线路;强化从业人员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抓好宣传促销及推荐工作,强化对旅游景区、旅馆饭店等旅游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为旅游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挖掘文化产业。依托彝族苗族文化优势,积极发掘整理民间文化、民间技艺、民间传说和革命故事;精心组织、筹备办好“二月二”“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等民俗活动,建成一支能传唱彝苗汉歌曲的骨干文艺队;强化旅游文化宣传,增强文化活力,提升文化品位,树立形象,打造品牌效益。(玉溪日报通讯员 马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