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繁荣民族文化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近年来,峨山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彝族花鼓舞”“彝族服饰”“彝族四腔”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得到有效抢救保护和挖掘传承,擦亮了“天下彝家·笃慕梦园”民族文化品牌,不断巩固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局面。
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围绕打造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六彝”文化旅游业,全力推动彝文化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嶍峨古镇、富良棚彝族特色旅游小镇、塔甸花鼓彝族特色小镇等旅游特色小镇。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进觅池冲滇中地委旧址、富良棚彝族刺绣文化传习馆等红色文化传承和民俗文化传习基地建设,先后建成彝文化研究、彝文化传习、彝人寻祖祭祖、彝人风情展示四大基地,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精心打造“火把节”“咪嘎哈”“祭祖节”“摸鱼节”“开新街”等民族节日品牌,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2019年,接待游客2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
健全农村民族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修建乡村舞台,充实乡村文艺队伍,支持办好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玉溪日报记者 刘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