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网络安全法

积极维护网络安全 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近几年,“互联网+”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不断推进,更是让亿万人民享受到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并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当前,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增进人民福祉上的重要作用,就要积极维护网络安全,正所谓“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积极维护网络安全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保障,以“互联网+”的发展为人民造福,也是网络安全的最终目的。

发展“互联网+”,需要有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自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其中就包括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显著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就在核心技术上。以保障网络安全为主要内容之一的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也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在自己的手中,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推进“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推进这种经济形态所需要的技术本身,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更要创新保障这种经济形态健康发展的外围性的安全维护技术,使得“弯道超车”更顺利、更平稳。

发展“互联网+”,需要树立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的技术理念,保障其安全的技术理念也要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安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整个经济社会乃至国家的安全;“互联网+”从提出以来,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保障其安全的技术理念也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信息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网络就越变得高度关联、相互依赖。一方面,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理念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此外,“互联网+”要造福于全体人民,就需要全社会共同树立维护网络安全的理念,形成相应的文化舆论氛围。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一起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