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聂耳公园“怪鱼”落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玉溪网

律师提醒:随意放生或丢弃外来物种将承担法律责任

聂耳公园“怪鱼”落网.jpg

“怪鱼”被捕获。

聂耳公园“怪鱼”落网1.jpg

“怪鱼”全身遍布坚硬珐琅质鱼鳞。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景芳/文 普桂洁/图

近日,网友“桔橙可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玉溪聂耳公园水域内发现“怪鱼”,疑似外来物种鳄雀鳝。视频经传播后引发各方关注,10月17日下午,公园管理方开始铺网捕捞。18日上午,“怪鱼”被成功捕获,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聂耳公园水域疑似出现鳄雀鳝

“了解到相关消息后,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安排安保人员加强巡查,并同步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等部门商讨处理方案。但巡查数天后,并未发现‘怪鱼’,于是决定铺网捕捞。”玉溪市红塔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公园股副股长夏玉玲说。10月17日下午,捕捞工作正式开始,捕捞作业由玉溪嘉洁物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现场,该公司一组人员划船进入相关水域后,铺开2张近200米长的粘网。同时,另一组人员在湖面来回用竹竿敲击水面,试图惊动“怪鱼”撞网。

经过一夜的等待,18日上午“怪鱼”终于被捕获,经专业部门确认为鳄雀鳝。“捕捞到的鳄雀鳝长50多厘米,后续按规定流程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据我们观察,目前暂未对公园水域生态造成太大影响。”夏玉玲告诉记者。

人为放生可能性大

鳄雀鳝到底有什么来头,为什么要想尽办法把它抓到?记者查询资料得知,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肉食性鱼类,鱼身呈长筒形,最长可达3米,布满斑点;虽然长着鱼尾,但吻部前突,很像鳄鱼的头部;上下颚密布两排锋利的牙齿,全身遍布坚硬珐琅质鱼鳞。鳄雀鳝已被我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鳄雀鳝是肉食性鱼类,而且生性凶猛,会捕食一些本土物种,尤其是水域中的鱼类。水中鱼类减少,被鱼当作食物的藻类就会大面积泛滥,这些水生植物会在水域中形成单一物种优势,就有可能导致水体缺氧,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灾害。另外,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它吃掉。如果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鳄雀鳝甚至会攻击人类,造成人身伤害。

鳄雀鳝为何会出现在公园水域内呢?“经过排查,几乎可以判定是有人放到湖里的。”夏玉玲说。

发现外来入侵物种要及时上报

“随意放生或弃养鳄雀鳝这类外来入侵物种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生物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云南凌云(玉溪)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罗桂勇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认识,千万不要随意放生或遗弃外来物种。如发现类似情况,请大家及时上报。”夏玉玲说。

罗桂勇也表示,放生或弃养的行为不存在法外之地,市民应当树立生物安全意识,不要随意买卖外来物种,确有所需也要通过合法渠道购买或接收外来物种。如果通过合法渠道购买鳄雀鳝等外来物种后不想养了,千万不要人为放生或食用,可以委托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如果在公园、湖泊、河流或其他地方发现鳄雀鳝等外来入侵物种,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