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公共交通:复工“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0-05-11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编者按

客运站保障人们城际出行,公交车是城市的血脉,出租车则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纵横的交通网络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也织就了人们美好生活的幸福网。

今年春节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繁华的玉溪城店铺大门紧闭,街巷人烟稀少,市域、市外交通等几乎全部处于停运状态,整个城市陷入了沉寂。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我市公共交通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暂停后逐步恢复,市民走出家门,开始正常生活、工作、学习。而今,街市里又开始热闹喧嚣,大街上又见车水马龙,城市逐渐热闹起来,恢复了往日活力。

2

 

目前,全市127条公交线路已全部恢复营运,市民出行可以正常乘坐公交车。

复工:摁下“重启键”,出行更方便

997。这是5月6日下午四点,城南汽车客运站的联网售票系统实时统计出的当日售票数。而在近一个月前,这一数字是近800。

玉溪大部分公共交通企业及其业务于一月底、二月初相继摁下“暂停键”,2月下旬“重启”。复工两个多月,客运站的客流量4月多于3月,5月又稍多于4月。而这,也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业复苏的情况。

5月6日,“五一”假期刚过,城南客运站。“小伙子,你体温超高了,过来我给你重新测一下。”负责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韩杰对着一位刚进站的乘客说。现在,乘客进站还是需要先扫码,绿码才能通行。而后,乘客还要经过热成像体温检测仪自动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7.3℃就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将上前为其再次检测体温。

“平时都是自己开车,今天不太舒服,所以坐班车。”正准备进站的乘客张先生对记者说,“班车正常开通,更方便出行。”

这段时间,不时有人进站,但候车厅等候的乘客却很少。工作人员解释:一是班线主要集中在上午;二是人们大都在网络上购票,踩点来坐车;三是昆明等班线随坐随走,所以很多人都不再像以前一样提前到站候车了。

城南汽车客运站门口一直有出租车在候客。4月9日,记者刚走出站,就有数位司机走上前来询问。5月6日,记者又遇到同样的情景。“2月底重新出来跑车,早晚都跑,每天到凌晨两三点。”上车落座后,记者问司机是何时复工?现在情况如何?他回答:“在大街小巷巡游,也去医院、学校附近蹲守。”

5月8日上午11点15分,记者在群艺馆站坐上开往高铁站的15路公交车。

司机座位旁的塑料防护屏上贴着“云南抗疫情”和“云南健康码”二维码,车窗上有“全程必须佩戴口罩”的文字提示,司机、乘客全程都戴着口罩,沿路一直有人上下车。

“师傅,现在公交车的营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记者问当班司机蔡师傅。“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和原来一样。”他说。“坐车的人多吗?”“早上第一、第二班,老人买菜、锻炼和下午出去玩的时候多一些。”蔡师傅回答。“我们天天出门都坐呢。”坐在一旁的老人说。

1

 

伴随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出租车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复苏:缓缓回暖,城市道路渐繁忙

2月22日,玉溪市委市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交通管控组发布关于有序恢复交通运输秩序的通告,2月23日零时起,恢复汽车客运站、客运班车、包车客运、城乡公交和出租汽车客运。2月24日,全市22个汽车客运站恢复营运21个,投入营运道路客车354辆,当日客运班车发车358趟次,客运量1667人次,127条公交线路当天恢复62条,投入营运公交车287辆,全市1173辆出租汽车,当天恢复营运661辆。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知,截至5月7日,全市22个汽车客运站、245条客运班线已全部恢复营运;1249辆客运车辆中,5月7日当日投入营运客车739辆,发车809趟次,客运量6061人次;全市127条公交线路,已全部恢复营运,投入营运公交车887辆;全市共有1330辆出租汽车,5月7日当天恢复营运巡游出租汽车1029辆,网约车96辆。

“情况在好转,就是不太理想,上升的幅度比较平缓。”4月初,第一次走访玉溪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时,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当时,他边说边在空中划出一条坡度较缓的曲线,而今,这一描述依然符合眼下的情况。

“疫情前,每月的实载率约50%,而疫情后,3月的实载率是25.77%,4月为26.54%,三四月每天的乘车人次都不足一千。5月,伴随各级学校陆续开学,‘五一’假期到来,每天的客流量大概有1200至1300人次。”城南汽车客运站副站长晏阳坤告诉记者。

城南汽车客运站属玉溪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旗下,而该公司是全市最大的客运企业。疫情中,不仅城南汽车客运站这个全市唯一一家一级客运站在重创后复苏缓缓,其旗下的其他客运站情况也如此。据统计,2月23日至5月6日,集团所经营的8个二级以上客运站的日均旅客流量为363人次,而2019年12月日均旅客流量为904人次,前者数量不足后者一半。

公交车是城市的血脉。疫情前,公交车每天都载着众多市民穿行城市的各个角落,遇到上下班、上下学等时段更是人满为患。而今,根据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4月8日至5月6日恢复营运期间,市公共汽车服务公司日均客流量45603人次,比疫情前日均客流量76402人次降低了约40%。“3月的客流量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今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复苏,目前大概恢复到疫情前的一半多。”市公共汽车服务公司运调科科长黄艳林说。

管理部门通过分析4家出租公司上报的数据和玉交集团调取的20辆出租汽车运营数据作对比:疫情发生前,出租车每日营运收入280至350元,恢复营运后每日营运收入50至80元,运营收入减少了200元左右,降幅80%。“3月的时候,每天大概就几十块的收入,现在好点,从早到晚能挣个100多块。”开出租车的熊师傅说。这也从司机个体反映出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企业复工、学生开学几个重要节点推动下,出租车行业所经历的变化。

网约车的情况稍好。目前玉溪覆盖面最广、车辆最多的“玉溪出行”,是在疫情期间全市唯一指定的应急交通运输保障车辆,从2月3日开始恢复营运。复工当天,其所开班线一天之内仅载客1人,2月中旬上升至每日百位人次。3月,每天的客流量大概徘徊在一百至三百之间。“4月基本每天的载客量达到300多人次,4月30日甚至达到500多人次。”公司经理张发果介绍。

 

3

 

乘客进入客运站需经过热成像体温检测仪自动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7.3℃就会自动报警。图为工作人员韩杰上前为旅客复检体温。

复兴:疫中求变,共迎春暖花开

“还是要等疫情消除,才会完全好起来。”黄艳林说。

疫情的来势汹汹,给人们心理层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很多人不愿甚至惧怕出行,即便出门也更多选择非公共类交通工具,引起了出行方式的变化。疫情未完全消除、企业复工不足等因素,让公共交通的复苏处于缓慢状态。

“虽然现在许多学校开学了,但很多家长还是选择自驾车送孩子上学。周末,因为疫情的缘故,学生回家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这些对客运站的业务都有影响。”晏阳坤分析客运站的情况。

“如果夜间娱乐场所正常营业,餐饮业尤其是大型宴请业务恢复,人员流动性增大,出租车的情况才会好起来。”玉溪交通运输集团出租汽车分公司的负责人说。

不过,低谷之中,除了等待,各个领域也在积极改变,促进情况好转。

车辆小型化、服务个性化——这是玉交集团目前的发展思路之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多重因素冲击下,从2012年客运站道路旅客运输就开始走下坡路,2015年后每年业务量约下降10%,今年则下降超20%。因此,疫情带来的冲击,也加速变革,促使这一龙头客运企业尽快寻找更好出路。

公交车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可发挥空间较小,疫情之下若要改变,还是需要着眼修炼“内功”。“等待疫情淡去的同时,我们目前要做好的就是提升服务、提高准点率,让乘客放心、满意。”黄艳林说。

出租车行业的改变则分两块:传统巡游出租车今后将更多拥抱网络,用“互联网+”为其发展注入力量。网约车则进一步扩展业务,让朝阳产业前途更加璀璨。

4月初,张发果告诉记者,“玉溪出行”下一步将在全市乃至较大乡镇实现全覆盖。而今一个月过去,新平县城到漠沙、戛洒两条线路已经开通,下一步县与县、县与乡镇之间的线路也将陆续跟进。“我们要利用网络预约,实现‘村村通’,从而满足不同定制化出行需求。”张发果说。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