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打造“聂耳音乐之都”
从今年起,我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200万元,将用3至5年时间,着力打造“聂耳音乐之都”,使玉溪逐步成为音乐格调高雅、音乐氛围浓厚、音乐文化繁荣的城市,努力把玉溪建成云南省欣赏高雅音乐的中心城市、中国音乐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最终打造成在中国甚至世界都较有影响的“聂耳音乐之都”。
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音乐之都”荣誉的城市,必定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人文环境,有着悠久的音乐史与灿烂的音乐文化,产生过音乐大师,创造过世界经典名曲,其城市发展一直和音乐相伴,一年四季都有形式多样、水平较高的音乐活动,定期有重大的音乐节,拥有大量具有音乐元素和功能的建筑物,音乐在该地区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玉溪有哪些优势,将通过哪些举措来打造“聂耳音乐之都”?
既有先天优势,又有硬件支撑
众所周知,玉溪有着悠久深厚的音乐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孕育过聂耳这样的现代音乐家,产生过《义勇军进行曲》这样的世界经典名曲,建有聂耳音乐广场等充满音乐元素和功能的城市设施,具有“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等重要的音乐文化品牌,是一个可以依托音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发展的城市。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是玉溪的骄傲,更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号角。玉溪是聂耳的故乡,在先天的文化基因里,就与“聂耳”这一文化品牌血脉相连。聂耳是玉溪的、云南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珍视“聂耳”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挖掘、打造好这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是玉溪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当仁不让的责任。玉溪市建设“聂耳音乐之都”拥有先天优势。
音乐活动需要阵地和载体,建设音乐之都更需要场馆和硬件的支撑。玉溪有全国较大的室外音乐广场——聂耳文化广场和聂耳音乐广场,有较为先进的聂耳大剧院,有市文化馆月光综合演艺厅、红塔文体中心音乐厅,有经常举办音乐活动的东风广场等,这些场馆设施可以为“聂耳音乐之都”的建设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撑。随着玉溪文化广播影视传媒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一批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功能的文化基础设施将为“聂耳音乐之都”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场馆支撑。
另外,自“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在玉溪成立以来,随着前四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在玉溪的成功举办,玉溪的知名度得到了较大提升。音乐文化已经逐步成为玉溪人民的精神自觉和文化追求。2011年6月,玉溪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基地”。
持续举办音乐活动,积极引进文化产品
全市各县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将充分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音乐资源、场馆设施,以引进高水平的音乐演出活动为主导,以地域音乐文化特色和原生、原创音乐活动为补充,合力营造音乐氛围,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促进玉溪文化文艺事业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逐步提升玉溪音乐活动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固定时间节点,定期举办音乐活动。每月1日和16日,为玉溪中心城区举行音乐演出或音乐活动的固定时间,以引进高雅音乐会以及流行、声乐、精品音乐会等音乐演出活动为主;各县区每月至少举办一次音乐演出或音乐活动,时间可自行确定,但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营造音乐氛围,共同推进“聂耳音乐之都”的打造。
固定活动场地,构建具有影响力的音乐阵地。如聂耳大剧院,以引进高水准音乐演出为主,为市民和外地音乐爱好者提供高雅的、优秀的,能够净化心灵、凝聚情感的音乐滋养;聂耳文化(音乐)广场,以举办流行音乐活动为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演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市文化馆月光综合演艺厅,以举办高品质的小型音乐精品演出为主,兼顾本土性、原创性、原生性,既为音乐爱好者提供精美的享受,又让本土音乐人才有展示的阵地。各县区结合自身场馆条件和文化工作实际,通过对现有文化演出场馆的修缮和改造,确定活动场馆,定期开展音乐演出活动。
除此之外,每年或每两年将举办有较大影响的音乐赛事活动;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中心,构建“聂耳音乐文化群”;规划建设一座专业的“聂耳音乐厅”;全面提升“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的艺术档次和水准,进一步推动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以“玉溪聂耳竹乐团”为基础和班底,筹建“聂耳民族器乐乐团”;积极申请筹办“玉溪国际戏剧服饰文化博览会”,培育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建设“聂耳音乐之都”,推动玉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聂耳文化品牌向纵深发展。(记者 饶平/文 崔永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