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设“地下大动脉”让城市更美丽
6月16日,记者在玉溪中心城区红龙路地下管廊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地下综合管廊宽11米,高4.2米,人可以随意进出。管廊共建设有4舱,分别为污水舱、综合舱、电力舱、燃气舱。建好后,给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种市政管线将集中到地下综合管廊中。地下,各种管线互不干扰、洁净有序;地上,没有了蜘蛛网式的线缆,城市更加清爽美丽。
我市是云南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6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16年底,全市已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9公里,圆满完成了省级下达任务,超额完成国家任务。2017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0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红龙路地下综合管廊8.4公里项目,红塔大道地下综合管廊2.4公里项目等,预计到年底将实现累计总开工地下综合管廊近50公里。
据红龙路管廊项目总工程师罗兴宇介绍,红龙路管廊项目全长8.4公里,目前已建成6公里,累计完成产值5亿元。管廊里有传感仪、摄像头、自动灭火器等装置,方便监测管理。在管廊检测系统建设中,引入智慧管廊综合管理运维平台,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全方位检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解决城市反复开挖问题。技术人员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有效节约城市运行成本。
据市政局副局长聂建辉介绍,按照《玉溪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我市中心城区2016年至2030年计划建设管廊67条,舱型主要为2舱、3舱和4舱,分为干线综合管廊19条、支线综合管廊26条、缆线管廊22 条。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已经完成招标工作的城东、城南、城北区管廊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