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擦亮山水龙潭
龙潭乡环境越来越好了
阳春三月,记者乘着春风,翻山越岭、穿过密林,来到元江县龙潭乡采访。
“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多方筹集资金、开展‘美丽龙潭绿化行动’等措施,龙潭乡的人居环境整治正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向深入。”龙潭乡人大主席、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志红带着记者在乡政府所在地安龙社区边查看卫生边介绍情况。
龙潭乡因乡政府所在地安龙集镇坐落在龙潭之畔而得名,三个出水口常年泉水不断,在集镇下方汇成数十万立方米的库塘,四围青山环抱,依山傍水、林涛阵阵,“山水龙潭”名副其实。
机制保障
护卫一方青山绿水
近年来,龙潭乡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美丽龙潭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方案》《村(居)民小组环境卫生整治公约》《龙潭乡村庄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障机制。乡环境卫生监督考评组每季度不定期对各村组卫生清洁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在全乡通报一次;7个村(社区)监督考评小组对本村(社区)各组的环境卫生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通报一次;监督考评员对本组各户环境卫生则要做到每月检查一次、通报一次。
同时,随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推进,龙潭乡要求各村组把环境卫生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各村民小组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以发挥村规民约的“土法律”作用,实现环境卫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标。通过采取全乡同时张榜公布、印发至各家各户的方式,加强了村规民约的宣传,推动了全乡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
基础建设
花小钱办大事
人居环境整治“不能等,干了再说”,杨志红介绍,设施设备建设既要多方筹集资金,又要用好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比如,一项重点工作是规范垃圾倾倒管理,全乡配备了745只垃圾桶,通过网购,节约了10多万元的资金。
龙潭乡全面推行了保洁员制度,由原来只有5个小组设有保洁员增加到49个。乡上筹措资金20多万元,在集镇配置了果皮箱、垃圾桶,新建了垃圾池、简易垃圾处理场,购买了垃圾清运车,修缮了500多米的排污沟;全乡7个村(社区),在挂钩联系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32.6万元,新建、配齐了相应设施设备,近期投工投劳3520人(次),清运垃圾137吨,整修道路边沟87.5公里,整治村部、学校、居民点等重点区域46处。各村(社区)还完成了21个垃圾填埋点的建设,仅此项就投入资金7万多元。
同时,结合开展“美丽龙潭绿化行动”,龙潭乡动员群众在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等植树绿化,投资20余万元,共种植樱花、杨梅、凤凰花、紫薇等1.2万多株绿化苗木。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生态绿色庭院”创建活动,提高群众“爱绿、护绿、植绿”意识,营造了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实现户户家中有花草,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
管理常态化
卫生入人心
“自家的责任区随时都要干干净净。”卸完货,“阿发食馆”的老板方教发边打扫门前的街面边告诉记者。
为巩固村庄整洁行动成果,龙潭乡建立起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真正为群众营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为使环境卫生工作形成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明确了由乡人大主席分管环境卫生工作、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中心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单位环境卫生由各责任人负责、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党总支书记负责,各村民小组由小组长和支部书记负责。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按照《龙潭乡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乡政府在集镇聘请了专职保洁员,负责集镇街道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生活垃圾做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和填埋。
同时,乡政府与各村(社区)签订《龙潭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各村民小组严格执行卫生责任区包户责任制,认真划分卫生区域,实行“门前四包”。
此外,为彻底解决饲养家畜家禽污染环境等问题,龙潭乡结合实际,探索推广家禽牲畜圈养方式。“家禽牲畜圈养各有招数。”杨志红介绍,有的是村、组与群众签订圈养协议,违规处罚;有的对群众建盖圈舍给予适当补助。基础较好的邑甲冲村丫基村民小组、孔单上寨等村民小组已经实现圈养,村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大大改观,村民的卫生意识得到增强,他们的经验做法正被各村委会借鉴推广。
优美环境靠自己创造
“每周一早上,干部职工就对乡政府和周边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乡党委书记吴海燕说。
乡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带头,每周一早上,全体干部职工对政府驻地及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各站所、小学、卫生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各自的卫生区域进行卫生大扫除;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每周集中打扫一次本村(居)委会驻地及周边的环境卫生,率先示范打扫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在龙潭乡形成制度,也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行动影响带动了广大群众,带动大家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
乡上就“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什么、我们干什么、如何能干好、怎样能完成”组织开展大讨论,有针对性地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龙潭乡还采取“亮牌子晒成绩”的办法,调动群众积极性。乡上在集镇设立环境卫生督查成绩公示牌,每季度对全乡各村(社区)抽查成绩进行公示和评比,对成效明显的村组和农户给予表彰,树立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典型。在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表彰会上,就有3个环境卫生示范村和7户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文明户受表彰。身边的先进榜样,有效激发出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情。
安龙社区老白头村是一个彝族山苏村寨,全村仅有28户人家,环境卫生整治不仅让村容村貌为之一变,更促进了山苏村民思想观念转变、素质提高,现如今每家每户都种上了花草。村长李柒六告诉记者:“以前特别脏,(垃圾)到处乱丢。(现在)自己的门前自己一早就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逐步卫生起来了。”(记者 李智林 崔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