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政策成就我的创业梦
扶持政策给史德鹏成功创业带来了很大帮助
2015年,为了帮助年轻学子实现创业梦想,我市实施了就业创业服务前置进校园、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业小额贷款等政策,这些扶持政策为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提供了飞翔的翅膀,也成就了一个个动人的创业故事。
“90后”小伙两年开起8家店
初见史德鹏,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踏实。这是一个来自昭通市彝良县的“90后”小伙,为了改变家庭现状,从玉溪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就尝试着自己创业,自2013年底至今,史德鹏先后在中心城区、大营街和华宁等地开了8家母婴用品连锁店。
“玉溪母婴行业近两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但货品单一、种类少,我的目标是致力于通过直购目录、门店和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和物美价廉的产品。”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史德鹏的兴奋溢于言表。
年轻人创业,往往想法多,但真正做起来,资金成了最大的问题。史德鹏告诉记者,在校期间他就开过米线店、办过考研培训班,毕业时已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但这笔钱根本不够他开店。好在他比较幸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创业初期申请到了5万元的免息贷款,凭借这笔资金,他的第一家母婴店顺利开张。
2015年,史德鹏接到玉溪师范学院打来的电话,告知他可以申请“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样就能得到一笔无偿资助。在提交完申请审批表及项目规划书后,史德鹏于去年6月获得了“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无偿资助的3万元。现如今,史德鹏成功开起了8家母婴用品连锁店,带动44人就业,电子商务购物平台也正式投入使用。史德鹏告诉记者,政府提供的这笔钱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因此结识了一群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创业者,这对于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特别重要。
2015年,我市与史德鹏一样享受到“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优惠政策的大学生有117名,他们中有的获得了无偿资助,有的享受到场租补贴和网店补贴,还有的获得二次贷款贴息。“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共兑现补贴资金105.4万元,带动就业406人。与此同时,市劳动就业局在玉溪师范学院、玉溪技师学院建立“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校园工作站”和大学生创业平台,组织30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免费培训计划,支付创业培训补贴资金24万元,发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968人,补贴金额96.8万元。
创业园里“孵化”我的创业梦
与史德鹏相比,现年40岁的王晶创业经历显得更为丰富。1997年,毕业于云南工业大学的王晶找到了一个“铁饭碗”的工作,因为对电脑的热爱,他自学了计算机编程、网络建设等知识,并于2015年考取了国家网络信息管理师。王晶说,工作一年后,他瞒着家人辞了职,怀揣着几千元钱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但由于缺乏经验,公司在运营一年后被迫关门。之后,王晶开始到广告公司打工,公司老板很器重他,频频劝他自己开公司。2008年和2013年,王晶相继开了两家公司,今年他还将扩大业务,员工将发展到三十多人。
“创业期间,我参加了创业比赛,还免费进入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政府无偿为我们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用具等。”王晶说,当时创业园就设在高新区科技大楼,后来由于场地有限,于去年初搬到玉溪市青年创业园。青年创业园位于高新区南祥路龙泽园,是高新区与市劳动就业局合作建立的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主的青年创业平台。王晶的办公场地宽敞、明亮,在这里,与王晶一样入驻创业园的创业实体有96户,政府为他们提供两年的孵化期限。“孵化期内,房屋租金、物业费仅收取50%,还免费提供贷款、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王晶说。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我市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工作,建成了大学生文化教育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和玉溪市青年创业园。创业园区通过免租金、免收费或低租金、低收费、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定期组织入园实体开展小额贷款、“两个十万元”小微企业扶持、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及扶持措施,切实减轻了创业者的创业负担,提高了创业成功率。目前,三个创业园区共入驻各类创业实体167户,其中,大学生创业实体98户,带动就业521人,创业项目涉及软件开发、环保科技、教育培训、商务咨询、电子商务、会计咨询、家政服务、网络超市、种养殖等多个领域。(记者 黄思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