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潘树华33年守护梁王山林场
从24岁的小伙到年近花甲的老人
护林员潘树华33年守护梁王山林场
潘树华在用望远镜监测梁王山林场动态
一座山、一座瞭望塔,一个人,默默坚守33年。
潘树华1976年当兵,1981年退伍回来就在澄江县梁王山林场当了一名护林员,守护3000多亩山林,每天巡山大约10公里,这一呆就是33年。
梁王山为滇中第一高峰,潘树华所在林区老君殿是梁王山最高峰,海拔2820米,年平均气温11.7摄氏度,是梁王山管理所条件最艰苦的林区。因为海拔高,终年气候寒冷,当澄江坝子里还是暖意融融,梁王山顶有可能已经是玉树琼枝了。炎炎夏日的午后,记者一行来到梁王山,山上云雾缭绕,略带丝丝凉意,与澄江坝子的高温形成强烈反差。
见到护林员潘树华,他正在高高的瞭望塔值守,用望远镜监测整座梁王山的动态,这是潘树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通过望远镜观测,一旦发现火情、偷伐林木、乱挖草药等情况需及时上报。因此,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尤其每年12月至次年6月的防火期,每天除了吃饭时间,他不敢离 开瞭望塔半步。而这个时期,也是梁王山最冷的时节。
潘树华说 :“冷的时候,窗子挂上了冰条,每年山上都会下几场雪。”但在这样的天气下,他除了监测整座山的动态,还要做好巡山护林等各项工作。
雨天湿滑,崎岖的山路不小心就会摔倒,他每天要步行约10公里,有时甚至更多,鞋子不知磨坏了多少双。
巡山时要是遇上砍伐树木的,他就要马上制止并及时上报。因为这样,总免不了得罪人。“1999年的一天,一个附近村子的村民到山里砍伐树木,几名护林员制止了村民的行为,并没收了村民砍的树。第二天,砍树的村民带着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直奔梁王山,把包括潘树华在内的几名护林员拉了就走。“11点左右被拉走,直到凌晨1点多才被放出来。”潘树华回忆,自己被拉走时,林区护林点的房屋门窗还被打破、砸烂,自己也被打伤。但是,到医院仅医治了两天,他又匆匆赶回山上,担心山上没人看守,不放心。
孤独、寒冷、受伤并没有让他退缩。在这片高高的山林里,潘树华尽心尽力守护着这片山林。
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向四周远远望去,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滇池尽收眼底,不愧是“一山观四海 ”之最佳观望点。就在这巍巍山巅,他孤独地守护着山林。山上只有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相伴,这里信号不好,只能收看到一个频道,画面不太清晰,但他已经很满足。 他说,现在已经通了电,并且通讯设备也很方便。很早以前,林点设在村民在山坡上养牛的牛圈里,松枝和草席铺在20公分厚的牛粪上,蚊虫叮咬和牛粪的臭味让人彻夜难眠。
住在老君殿林区,22年没有通电、通水,点的是煤油灯,生活用品全靠人背,生活条件很艰苦。大山深处,距离县城远,天气寒冷,林区成了无人愿意常驻的禁区,与他一起进山护林的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他却留下来一直默默坚守,从一个24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如今57岁年近花甲的老人。
33年里,除了巡山护林还是巡山护林,甚至连春节都很少跟家人一起 过,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退休后要好好陪陪他们。单位领导多次提出让他换个条件好点、离家近点的护林区工作,他不愿意 :“我要守着老君殿这些林子一直到退休,我怕我走了,新来的人会坚持不下来…… ”在植树造林中,潘树华也总是第一个出工,提前到植树造林地与年轻小伙争着、抢着干,挖塘栽树,任劳任怨。
正是怀着对大山那份深厚感情,33年他默默坚守。近年来,梁王山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而且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火灾。潘树华说 :“希望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每个人都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山林,爱惜山上的一草一木。” (记者 吴坤娱/文通讯员 杨策全/图)
短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对于护林员潘树华33年坚守梁王山林场的行为,套用一句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那就是“给他点32个赞”。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换言之,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用一辈子来做好一件事。潘树华用33年的时光做好了一件事,这份执着,这份坚守,值得我们赞扬,更值得我们学习。
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地方有很多很好的做法,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感动。对于像潘树华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来说,也许他说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要守着老君殿这些林子一直到退休,我怕我走了,新来的人会坚持不下来”,这平实却透出坚定的话语,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当前,无论从全国来说,还是到玉溪的具体实践,都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在为谱写更加美好的中国梦新篇章而奋斗。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说说理论、喊喊口号,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传报道潘树华的事迹,希望更多的人来学习他,以他为标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徐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