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27载甘当义务宣传员
传递党的政策 推广实用技术 传播先进文化
八旬老人27载甘当义务宣传员
27年来,普朝富义务为村民编办黑板报300多期,摘登综合新闻、时政要闻、法律纵横、夕阳红、养生保健、村民小组公告等内容,影响和改变着村民的观念和生活,使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看报摘抄信息是普朝富老人每天要做的事情
在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小龙潭居民小组,有一位热衷于办黑板报的耄耋老人,村里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普大爹,他就是83岁的农民普朝富。27年来,他义务为村民编办黑板报,向农村群众传递党的好政策、推广实用技术、宣扬先进文化,甘当一名义务宣传员,向村民们传递正能量。
据村民们说,村里的三块黑板报每隔一个月就会更新,已成为村民了解信息、开阔眼界的重要窗口,这就是普朝富老人27年来义务坚守的宣传阵地。闲暇时分,小龙潭居民小组的村民们总喜欢在黑板报前驻足观看、讨论,小小的黑板报囊括了村民关心的重要信息,除了综合新闻、时政要闻、法律纵横、夕阳红等栏目外,还有关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内容和村民小组的公告等,小小黑板报成为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心办好黑板报”
由于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又写得一手好字,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普朝富就为峨山县小报《峨山报》及县广播电台等媒体写稿,成为峨山县最早的一批业余通讯员和宣传员。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村里一名退休干部钱开文利用一块小黑板,把一些国家政策、新闻等写在上面,引起了村民的好奇和关注,那时普朝富刚好担任小龙潭生产队长,他非常支持钱开文的工作,自己也积极协助钱开文收集资料和编写黑板报。后来,钱开文老人去世后,普朝富就把办黑板报的工作接了下来,这一接就是27年。27年来,普朝富“服务群众、当好党的宣传员”的雄心丝毫不减,他向小组提出了“多建几块黑板,办好黑板报”的建议,并打定主意要在农村打造一块宣传阵地。普朝富说:“我办这个黑板报,最大的愿望就是宣传党的政策、党的好方针、党的好路线。”
用心经营“自留地”
增加了黑板,普朝富信心更足了,他把三块黑板当作自家的“自留地”用心经营,在这几块特殊的“庄稼地”里乐呵呵地忙开了。为使黑板报的信息源更广、内容更丰富,把黑板报办出特色、贴近农村实际,普朝富养成了每天阅报、剪报的习惯。在他的感染下,村民小组长年订阅《云南日报》、《玉溪日报》、《法制日报》、《老年报》及《文摘周刊》等报刊杂志,供他参考。自从有了电视,中央台、云南台的新闻他每天早晚必听必看,听完看完了用小本子把主要信息记下,再整理到黑板报上,有意思的、符合村民实际的内容绝不放过。同时,他还经常跟村民交流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无论自己写的还是选择的报纸文章,他尽可能做到直白通俗。他把报纸、杂志、电视上的时事、政策和致富信息摘抄到黑板上,供村民们阅读参考。黑板报内容除了综合新闻、时政要闻、法律纵横、夕阳红等栏目外,还加入了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内容和村民小组的公告等。黑板报每个月出一期,若遇重大节日,还会出专刊。
当问起为什么这么多年甘做农村一名义务宣传员时,普朝富老人感慨地说:“由于农民忙于生产,平时看书看报时间很少,因此我就想做一名义务宣传员,想通过黑板报使大家了解党的好政策。另外,紧挨着我们小龙潭村的是玉溪市民族中学,三块黑板在通往学校的路边,老师、学生、家长路过时也经常停下来看我出的黑板报,所以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67岁的村民许兰仙是普朝富的忠实“粉丝”,每次黑板报一更新她都会第一时间阅读,她说:“虽然有电视、广播,但是多年来看黑板报习惯了,不来看心里就不舒服,年轻的时候抱着娃娃都来看。”村民李志云说:“我们每天都要来瞧瞧,看看黑板报上有哪些新内容,特别是村公告栏,村里面有哪样事情普大爹都会及时写出来告诉村民。”“大家对他评价相当高,能一直坚持20多年,不容易。”普朝富的大儿子普建国是小龙潭村民小组组长,说起父亲办黑板报,他满心敬佩。他介绍道,父亲每次更新一期黑板报,都要耗费一个星期的时间,看报刊杂志、看电视、听新闻,然后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抄写在小本子上并归类,这么多年来写坏了多少笔,写满了多少本笔记本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把资料准备齐全了,老人再用粉笔一笔一笔写到黑板上,要写满三块近40个平米的黑板,老人每期都要花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渴了喝口水,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家人都很心疼他,但他乐在其中,从未轻言放弃。
“做好党的宣传员”
村民们对于黑板报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仿佛陪伴多年的老朋友。27年来,究竟刊出了几期黑板报,普朝富已经无法统计,按至少每月一期来算,少说也有300多期了,但他说:“我一直坚持用黑板报传播知识,主要是因为村里不是每户都订有报纸,黑板报人人可以看见,而且刊出的内容也切合实际。再说刊出黑板报也是村里交给我的任务,我应该把它做好。”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和无私,村民们一致把普朝富推选为小组老年协会会长,除了负责黑板报,普朝富老人还负责老年协会的一切事物。尽管已是耄耋老人,但他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办事公道,在他的带动下,“爷爷奶奶包教儿孙”、“好婆婆、好媳妇评比”等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村里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每天茶余饭后,普朝富就带着老年朋友们在村内的小花园里看书读报、下棋娱乐。有村民说:“普大爹,你可不能退休啊,我们不看你的黑板报心里就不踏实了。”当听到这些,他说:“我现在虽然83岁了,但我决心在我有生之年,在我眼力好、身体好的情况下,把黑板报一直办到我不能办的时候。”
普朝富27年的坚持和奉献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乡村宣传员的付出。在采访中,普朝富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也不是退休干部,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做党的宣传员是我一生的梦想和追求,我的宣传能影响和改变着大家的观念和生活,能为党做事为村民做事,我觉得自己无比充实,做一辈子义务宣传员,值了!” (通讯员 毕晓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