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党员走千里 组织一信牵

发布时间:2014-05-13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党员走千里 组织一信牵

——易门县以“一封信”提高外出务工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

  

六街街道基层党组织干部认真撰写《致外出务工党员的一封信》

  “我们非常渴望知道您的近况:在做着什么工作?身体吃得消吗?收入增加一些没有?吃住没问题吧,受委屈了没?你们都是我们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出门在外,我们和您的家人一样,也在关注着你们的安危冷暖……我们热切期望您参与到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来……我们将为您寄送相关学习材料,及时解答您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这是易门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外出时间长、参加活动难的情况,由基层党组织向全县256名农村外出务工党员寄送的《致外出务工党员的一封信》的内容。

  在信中,党组织首先向外出务工党员致以诚挚的问候,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表达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关切之情;其次,信件详细地向各位党员介绍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询问他们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参加活动是否方便、是否需要党组织寄送学习材料。同时,向外出务工党员征求了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怎样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和如何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毕支书您好,感谢党组织对像我这样的外出务工党员密切的关注和关怀,支部寄来的《致外出务工党员的一封信》已如期收到!今后我也会积极发挥外出务工党员的特性,密切关注家乡的发展,把在外地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家乡,尽好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5月9日,正当记者在易门县六街街道二街社区采访时,在广西南宁务工的社区党员马绍伟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毕天文发来了“信已收到”的短信。

  “这样的形式好啊,教育实践活动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党员,无论你是在家还是离乡千里!”毕天文介绍,二街社区共有6名外出务工党员,在4月初就完成了“寄信”环节,现在大家都陆续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给党组织“回了信”。

  在玉溪打工的十街乡大村村委会党员张晓丽在邮寄回的学习心得体会中写道:“作为一名离乡打工者,坚决支持和尽力参加好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自学资料、查找存在问题、改正自身不足,积极向党组织提意见,尽自己一份力,带头把自己的家庭经济搞好,不给党组织添加麻烦。”

  一封信架起了党组织与党员沟通联系的桥梁,抓实了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易门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艳红介绍,全县58个村(社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以六街街道为试点,发出了《致外出务工党员的一封信》,信的具体内容由基层党组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撰写。信寄出后,得到了该县外出务工党员的积极回应,许多党员克服种种困难和不便条件,向党组织汇报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大家针对“四风”问题,敢说真话、实话和有用的话,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使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参与做到了全覆盖。

  目前,易门县正在总结推广给外出务工党员一封信联络、寄送资料、电话督学等模式,让这样的流动党员队伍“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确保学习教育活动“不失学、同步学”。全县256名农村外出务工党员中,已有46人请假回村参加教育实践活动,69人通过邮寄方式寄回了学习心得和意见建议,92人通过电话向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记者  夏娜  文/图)